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TXT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TXT

生椰拿铁yyds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是作者““生椰拿铁yyds”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允熥朱元璋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穿越大明,我成了尴尬的皇子。因为,我是太子的嫡二子,本该牛逼轰轰。却没想,我母亲死了,侧妃上位成了正室。比我大的庶子有了嫡出名分,压我一头。而我的嫡长子哥哥已死,太子父亲也死了,这咋玩?什么,明太祖提前死了,这是我的机会啊。我火速抢走皇位,开始为国效力。谁知道,我那死去的皇爷爷复活了!...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5-03-20 03: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TXT》,由网络作家“生椰拿铁yyds”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是作者““生椰拿铁yyds”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允熥朱元璋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穿越大明,我成了尴尬的皇子。因为,我是太子的嫡二子,本该牛逼轰轰。却没想,我母亲死了,侧妃上位成了正室。比我大的庶子有了嫡出名分,压我一头。而我的嫡长子哥哥已死,太子父亲也死了,这咋玩?什么,明太祖提前死了,这是我的机会啊。我火速抢走皇位,开始为国效力。谁知道,我那死去的皇爷爷复活了!...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TXT》精彩片段


而后才开口解释道:

“诸位也知道,朝堂上有咱们淮西勋贵,但大明立朝多年下来,那些被皇爷爷请来朝廷任职,以及那些通过科举致仕的文人士子同样占据半边天。”

“那些文人最喜欢标榜自己忠贞、为国为民、体恤百姓、以黎民苍生福祉为己任,这种自命清高的名头。”

“文人与武将天生不对付,也是最喜欢拿这些事情参来参去的。”

“索性咱们也是要收手。”

“如果……让那些自命清高的文官认为,我朱允熥甫一登基,就让他们日日参奏而不得其结果的事情迎刃而解,明日这一仗是否就要容易许多了?”

朱允熥为什么一定要在今天晚上这么紧急的时候,把“侵占民田”的事情摆在明面上,摊开来讲?

第一是这件事情越早说越好。

这群人现在能支持朱允熥,立场关系只占了其中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目的,就是冲着更大的权利,更高的地位,可以更放开手脚收敛财富去的。

要是真等他们把朱允熥给扶上去了再讲。

这感觉像什么?

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难以接受。

还不如趁早就说,别把他们的期待拉那么高。

而更重要的。

则在于这第二个原因。

就是明天的一步棋了。

蓝玉他这群武将杀胚眼里,处理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杀!杀!那群文官只不过是嘴厉害了点儿罢了。

但实际上真能这么做?

便宜皇爷爷老朱都不会这么干!

在此之前。

朱允炆在朝中素有贤名,尤其是翰林院之中以黄子澄、齐泰等人为代表的文人士子,更是与他颇为亲近。

就算和朱允炆没那么亲近的一些文臣。

心里也都大概知道,朱元璋是要立朱允炆这个皇太孙的。

而他朱允熥又是什么名声和风评?

因此。

明天朝堂上会是幅怎样的情景。

完全可以想象。

难不成朱允熥真让蓝玉和常升他们提着刀在朝堂上,见一个反对的杀一个反对的?

素来乱世出忠贞之臣。

大明建立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的文人士子都是从元末暴乱那个时期走过来的。

对于其中的许多人来说,气节更甚于自己的生命,即便你是一句话便能人头滚滚的皇帝,他们也不会缩回脑袋。

对于这类油盐不进的文人士子,不是在朝堂上随便杀一两个人,就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甚至有可能出现反效果——你越杀,他们越起劲。

至少图一个千古留名,后世史书嘛。

你全杀了?

天下文人士子何其之多,提起笔杆子就是要戳死你的架势。

而对于朱樉、朱棡、朱棣……他们这些藩王来说:嘿嘿嘿!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我要奉天靖难喽~

这就又回到了之前分析出来的那个死局。

而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获得一部分文官的支持。

让淮西勋贵在「侵占民田」之事上撤手。

这就是他的投名状。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文人士子的风骨、气节可以成为阻碍朱允熥的高墙,但你要是能给出他们想要的结果,那也可以成为助力!

说他们「冠冕堂皇」、「自命清高」,那是给淮西人听的。

朱允熥心里却知道。

这些文人或许迂腐了点,但其中许多人是真的心怀天下的。

……

乾清宫之内。



你在这里破口大骂。

只有朱允熥和他们这两个人听得到。

你明天去朝堂上骂,带着大家—起骂,那群淮西人再牛逼,他们也不能杀尽天下所有文人士子。

即便—定要死,死在明天的朝堂上比死在这里更有价值。

刘三吾这边还在气头上。

被詹徽和傅友文拉着反而还不太高兴了。

“詹徽!傅友文!你们别拉着老夫!”

“你……”

刘三吾又要开骂了。

但又被詹徽给按住了:“刘先生刘先生……淡定!”

说完,又顺势附在刘三吾耳边,耳语道:“蒋瓛都被撂趴下了,他背后有人!只怕现在那群淮西人大半都站他后面!你小心死在这里!”

闻言,刘三吾灰白色眉毛倒竖起来。

板着脸道:“那又如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詹大人你……”

傅友文再次拉住他打断:“刘先生冷静啊!”

而后同样在他耳边轻声劝道:“我知道刘先生不怕死,但人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死在这里,刘先生明天就是因病告假,过几天病逝……但凡留条性命,明日在朝堂上能说得出来话,那便是死了也值得!”

詹徽也趁热打铁低声劝道:“傅大人所言有理啊!明日朝堂上若是文官清流没个主心骨,再被那群淮西人—吓,这位说不好还真就登基了,那大明皇朝才是真的没有以后了……”

三人这么推推搡搡着。

刘三吾这才终于冷静了下来,不再想要推开詹徽和傅友文继续破口大骂。

詹徽和傅友文对视了—眼,长舒了—口气。

这才把刘三吾给松了开来。

刘三吾抖了抖衣袖,将自己身上有些褶皱的衣袍给抚平,横眉冷哼了—声:“三殿下想说什么?”

看着三人推推搡搡的样子,朱允熥不由暗暗摇了摇头。

这三个人会是什么态度,他心里早就有了个估计。

刘三吾自不必说。

詹徽能在朱元璋手底下做到吏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决然不会是尸位素餐之辈。

他甚至还是—个会因为和太子朱标政见不合,而闹到朱元璋面前去评理的人,肯定是把苍生百姓放在了第—位。

历史上的詹徽虽然在蓝玉案里面被牵连了。

但那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和淮西党人盘结在—起或是其他,而是因为他在审讯蓝玉的时候,被蓝玉胡乱攀咬,这才牵扯了进去,说是无妄之灾都不为过。

至于傅友文。

也是有些文人风骨在的。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集中,处理了当时的丞相胡惟庸,把丞相这个职位都给撤销了,直接就把相权—把子揽在了自己手里。

为此,制造了大名鼎鼎的「胡惟庸案」,死了三万余人。

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历史上的傅友文,正是因为对这种滥杀表达了不满之意,所以才丢了性命。

这样三个人。

骤然听闻朱元璋驾崩,又看到他这个“无才无德”的皇孙居然要带着那群臭名昭著的淮西人“篡位”。

无论他们表面的表现如何。

心里—定是不会认可的。

但朱允熥选了他们三人,却也正是因此!

顿了顿。

朱允熥缓缓开口道:

“刘夫子,二位大人。”

“首先我可以保证的—点是,皇爷爷的死,与我无关。”

“戴思恭还活着,这—点你们可以和他确认。”

“若是皇爷爷之死与我有关,那他现在必定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他娘的!谁!”蓝玉回头,怒道。

看到的却是朱允熥……

一身月牙白绸布衫,温雅如玉的形象,和钳住他右手的力道显得极为违和——果然是能射出那一箭的人。

蓝玉蹙起眉头,不解道:“允熥?你拦着我做什么?原本斩下这一剑的,应该是你才对!”

朱允熥淡淡地摇了摇头。

“他们的确该死,但不是现在。”

“现在我在朝中根基未稳,甚至连龙椅都还没摸到,想要顺利稳当地坐上那个位置,不能授人以柄。”

蓝玉面露一丝恍然之色:“你担心那些臭儒生?这些人确实跟苍蝇一样,能烦死人!不过你不用担心,敢乱嚼舌根,咱帮你杀了他们就是!”

他是个杀胚。

解决问题的方法,向来就是杀杀杀。

朱允熥面上露出一丝无奈,解释道:“舅爷,你能杀了朝堂上的文人,能杀了天下百姓吗?”

顿了顿,他又反问道:“不知我皇爷爷喜不喜欢这些文人?”

蓝玉蹙眉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

在蓝玉的印象中,老爷子的确不喜欢这帮人,却还是在费尽心机地招揽天下读书人,甚至有时候在朝堂上被这些文人气到了,却能忍住暴脾气不杀人!

“这就对了。”

“我知道舅爷不喜欢听这些弯弯绕绕的道理。”

“但有一条,皇爷爷的杀伐手段如何?皇爷爷管理国家的能力又如何?他不做的,自然有他的道理。”

“文人刻板、认死理,但治国安定天下,却离不开他们。”

朱允熥知道蓝玉理解不了文人对天下民心安定的作用,只能用蓝玉能理解的方式迅速解释了一遍。

蓝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包括常升等大部分淮西武将皆是如此,不自觉地便收敛了眸中的杀意。

心里就一个感觉。

嗯……还是想不太明白。

但是,你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嗐!!”

蓝玉没办法,只能气呼呼地把手中的长剑“哐当”一声丢在地上,金石交鸣之音锐利刺耳……

人群之中,会宁侯张温却是忍不住暗暗端详起了朱允熥。

他虽也是立功无数的武将,可他在战场上更擅奇谋,平日里也是这群人里最沉默冷静,看得最透彻之人。

即便是在“蓝玉案”中被牵连,也只是因为一个“卧室中所用器物僭越”的罪名,可见连锦衣卫想搞他,都实在找不到其他适合牵连他的罪名了。

而此时。

在乾清宫陷入沉默的时候,张温越是端详着面前这个云淡风轻、神情自若的少年,心中便越是骇然。

年幼丧母丧兄,在处心积虑的继母眼皮底下隐忍十数年。

一朝露出锋锐,便迅雷不及掩耳,只靠一个蓝玉,就能在一夜之间把他们这些人全部拉上了自己的船。

明明一直藏锋,却在调遣兵力、稳定政局方面如鱼得水。

最恐怖的是。

受尽欺凌隐忍了这么多年,一朝扬眉吐气,居然还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冷静、理性、格局……

这份心性,万中无一!

「大明有这样一位君主,至少能保证往后几十年的繁盛!」

张温虽然混迹于诸多淮西武将之中,并未过多冒头,但心里竟是已经开始渐渐对眼前这位十几岁的少年信服。

当他意识过来的时候。

连他自己都惊到了。

只能在心中暗道:「大概是自小受人欺凌白眼,才锻炼出来这份韧劲和与年龄不符的稳重吧……」

顿了顿。

张温站出来提醒道:“三殿下所言有理,吕氏和朱允炆现下确实不能随随便便给杀了。”

“只是如此,摆在咱们面前的,就又是个难题了。”

“这段时间以来,老爷子常带着朱允炆处理政务,出入奉天殿,似乎有意于封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朝中的文臣武将几乎都已经在心里默认了这一点。”

“只要朱允炆活着,站在他身后的,诸如黄子澄、齐泰之流便绝对不会放弃努力,这同样会给三殿下带来巨大的阻力和后患。”

闻言。

在场诸多淮西勋贵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除了蓝玉和常升二人,其他大部分人对吕氏母子的杀意,都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现在站在一条船上,阻碍朱允熥也就是阻碍了他们的荣华富贵。

片刻后,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朱允熥身上。

虽然他们都是些老家伙了,走过的桥比朱允熥吃过的盐还多,但在这时候也不得不下意识地承认,处理这种事情,还得看朱允熥的说法。

朱允熥面上神色依旧云淡风轻,缓缓开口道:

“这有何难?东宫二殿下重病,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新帝感念兄弟情谊,加封亲王尊位,派人悉心照料,太医日日问诊,流水样珍品药材送进亲王府去,只盼着二哥能够好起来。”

这一点,他当然早就想好了的。

同样一件事情。

换个说法,意思就全变了。

说起来,这也算是朱允炆自己给他自己安排的出路。

毕竟在历史上,朱允炆对朱允熥就是这么做的——给朱允熥封为亲王,却不允许他去就藩,表面尊荣加身,实际上则是软禁在京城——约莫就是黄子澄或是齐泰之流给他出的好主意。

而历史上的朱允熥并不像现在的他。

提前就知道会出现靖难之役,知道未来朱棣会成功,还有“当二五仔去给朱棣开城门”这种操作。

所以在朱棣上位之后。

先是被夺了尊号,过不久直接被废为庶人,丢到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去了,当了十几年庶人最后还暴毙了。

现在朱元璋提前嘎了。

这滋味给朱允炆尝一尝倒是也刚刚好。

“啥意思?咋还要给这小子加封亲王?”蓝玉第一个表示不理解并反对,大明亲王什么神仙待遇?见过恩将仇报的,没见过仇将恩报的。

张温却是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目光一亮,道:“三殿下好手段!”

“派人悉心照料,是时刻看守着朱允炆,但凡有人探病,一律以身体不适回绝;珍品药材可以让朱允炆保持‘重病’状态;太医日日问诊,他这病重不重就是太医一句话。”

“而加封亲王,还如此关心,三殿下就是宽容仁和,悌恤兄弟。”

“就是黄子澄、齐泰也挑不出毛病来,朝臣百姓还得赞三殿下一句,兄友弟恭。”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