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沈青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内容精彩,“京海第一深情”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周楚沈青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内容概括:周楚穿越到了明朝正德年间为了活下去,被卖到了陆家成为了书童正当周楚带着二公子一路学习,不断进步的时候陆家出事了陆家的人被下了大狱周楚带着陆家唯一的千金,一边赚钱,一边买通狱卒,给了大狱之中陆家人很好的生活直到朱厚照驾崩,朱厚熜继位改年号为嘉靖陆家的人纷纷出狱此时周楚才明白,陆家那个神秘的大公子居然是朱厚熜的发小,救过朱厚熜命的陆炳至此,周楚成为陆家的义子成为一名锦衣卫平步青云!...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很快,一桌子极其丰盛的菜就做好了。
其中大多数是肉。
众人纷纷大快朵颐。
吃的见牙不见眼。
“你小子的手艺真是奇了,我吃遍了整个京城,就算江南当年我也吃遍了,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羊肉和鱼汤。”
老头一边吃,一边对周楚的手艺赞不绝口。
他倒是懒得说什么大丈夫远离庖厨这种不切实际的话。
毕竟周楚书童出身。
更何况老头这么多年,从富家公子万人追捧,到如今的穷困潦倒。
什么没看透。
“京城的大馆子我也吃过,和小楚的手艺没法比,差远了。”
周楚的表叔孙强也忍不住夸赞道。
暮云瑾更是战斗力强悍,小孩子正是饭量惊人的时候,根本来不及说话,干脆放弃筷子,用手抓住羊大骨啃了起来。
“注意仪态。”
周楚忍不住说道。
暮云瑾毕竟是陆家的大小姐,周楚不希望她在自己这里变得像个野丫头似的。
“吃完这顿再注意,吃完这顿再注意。”
暮云瑾一边啃着骨头,一边说道。
众人听到这话,都是哈哈大笑。
众人吃的宾主尽欢的时候,大门被人敲响了。
阿福和阿东作为跑堂的,自然是极有眼色的,急忙跑过去开门。
门口赫然站着孙娇娇和一些其他的官家小姐。
“衡器在不在家?”
孙娇娇问道。
“诸位贵人请进,掌柜的在家。”
阿福等人急忙将几人让了进去。
这是孙娇娇第一次登门拜访。
作为孙家的大小姐,贸然登门拜访一个男人,一般是于礼不合的。
实在是因为她今日去沈家铺子,发现沈家铺子无论是掌柜的还是跑堂的都换人了。
所以她叫上了自己的几个闺中好友一起来找周楚。
这些也都是之前沈家铺子的常客,对周楚设计的马面裙赞不绝口。
孙娇娇等人进入院子中后,有些惊讶。
她们没想到周楚住的院子这么小。
不过想想也对,周楚毕竟只是个掌柜的。
孙娇娇等人并不知道周楚在沈青的铺子里是拿提成的。
按她们的了解,一般掌柜的虽然比跑堂的月钱高很多,但也有限。
“各位贵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院子本身就不大,周楚自然听到了动静,出来迎客道。
说完这话,周楚将孙娇娇等女迎到了书房之中。
孙娇娇她们进入书房之后,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眼前的书房虽说不大,但无论是书案上还是墙上挂着的字画都非同一般。
孙娇娇一眼就认出了这些字大多数出自周楚的手笔。
“你们看吧,我早就说了,衡器的字不一般。”
孙娇娇看着自己的那几位好友,略显炫耀道。
仿佛这些字出自她的手一般。
这些官家小姐平日里没有其他爱好,就喜欢聊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
平日里讨论的也都是京城之中那些青年才俊。
她们之中有识货的,比如户部楚大人家里的千金,楚璃。
楚璃在京中是出了名的才女。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特别是写了一手娟秀的好字,让很多人称赞不已。
但此时看到周楚的字,眼神之中满是震惊。
一般不太懂书法的人,看到周楚的字,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就是下意识的觉得写的好看,工整。
但楚璃不同,她是懂书法的。
正因为懂,才知道眼前的这些字写的有多好。
她满脸震惊的看着周楚。
“衡器可是师从大家?”
大家和名家有很大的区别。
一般有了很高的水平,并且具有个人特色的,可以称之为名家。
但名家和大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能被称之为书法大家的,整个大明也没有多少人。
不超一掌之数。
周楚听到这话,微微一愣。
“我那老师游戏人间,不曾告诉我他的姓名,我也未曾问过。”
楚璃听到这话,又看了看周楚的字。
心中顿时有了个极为大胆的猜想。
“那位大家可曾留下手稿或者字画?”
说这话的时候,楚璃语气急切,仿佛一个狂热的小迷妹即将见到了偶像一般,显得很激动。
孙娇娇等人听到这话,也都愣住了,没有打岔。
几人此时都忘了来找周楚的目的了。
“倒是写过,不过被他老人家拿走了。”
周楚撒了个谎。
周楚一直都知道老头子的身份不一般。
对于老头子的身份,甚至隐隐有了一些猜测。
所以周楚不想给老头招惹麻烦。
一旦太多人知道老头子的身份,他恐怕再无宁日。
楚璃听到这话,满脸失望。
不过很快就打起了精神。
本想跟周楚要一幅他自己写的字的。
但转念一想,一个女子向男人要字画,未免暧昧了些,只能放弃。
她打定了主意,有机会多往这边跑跑,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老师要真是那位的话,楚璃想想就觉得激动。
“不知诸位小姐来找在下所为何事?”
周楚急忙转移话题道。
孙娇娇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我们今日去沈家铺子,发现掌柜的换人了,东家也换人了,你要不要来我家铺子。”
虽说大明有律令,官员家属不得行商。
但这条律令只有在洪武和朱棣年间才是真正生效的。
到了仁宗和宣宗年间,这两位将朱棣和朱元璋打下的基础败坏的一塌糊涂。
仁宗朱高炽,取消了奴儿干都司的驻军,使得大明在东北的领土不断缩减。
还不断放权给文官们。
到了好圣孙朱瞻基在位期间就更离谱了,直接使得巡抚领兵常态化,使得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越来越弱。
以至于后来,皇帝根本没有了兵权。
现在在位的朱厚照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御驾亲征了几次,想要收拢兵权。
这是文官们不能容忍的。
所以朱厚照才会落水而亡。
所谓的仁宣之治,在周楚看来,纯属扯淡。
大明的版图就是在这爷俩手上丢的最多。
朱元璋和朱棣两父子本来都在东南亚做好了布置。
只要按部就班的实施下去,东南亚就会逐步纳入大明的版图。
但这爷俩上位之后,将整个东南亚的布局搞的乱七八糟,朱高炽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叫停郑和下西洋。
这两位连明君都算不上,偏偏被那些文官吹成了仁宣之治。
俩人在一起加起来在位也就十年出头。
能治出什么?
从这两位上位之后,官员家属不得经商这条律令基本就名存实亡了。
“多谢孙小姐的美意,我和沈小姐准备合伙开个新的铺子,离原来的铺子很近,再过两日就开张了,到时候诸位小姐来的话,每人送一件新款式的马面裙。”
周楚说话滴水不漏,既不会驳了孙娇娇的面子,又让她们感觉如沐春风。
孙娇娇等人听到这话,都显得很高兴,特别是孙娇娇。
“太好了衡器,我原以为你不做这个行当了,你放心,开张那日我等一定会来。”
孙娇娇说道。
孙娇娇似乎看出了楚璃的心思。
“衡器,我们也不要你送我们马面裙,你把你写的这些字,送我们一人一张,等将来你成了大家,我们也好拿出来显摆。”
孙娇娇也很聪慧。
说话拿捏的恰到好处。
楚璃单独要的话,确实不合适。
但现在孙娇娇为大家要,自然就没问题了。
“对啊衡器,记得给我们落个款。”
旁边其他几女纷纷附和道。
这些贵女,有真才实学的不多。
大多数是附庸风雅。
“既如此,我也不好藏着掖着,只是我这字写的实在一般,诸位自己留着就好,实在不好给外人看。”
周楚说完找出几张自认为写的还不错的字,落了款。
“我年龄尚小,没有印章。”
周楚有些无奈道。
“无妨。”
孙娇娇喜笑颜开的接了过来。
楚璃更是满脸惊喜。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
距离周楚的新铺子开张,已经过去了近三年的时间了。
这三年时间发生了很多事。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大太监刘瑾死了。
即便如此,朝中也没人为陆家说话。
这很正常。
文武百官和锦衣卫一直都是对立的。
谁会为一个锦衣卫百户说话呢。
所以陆家的人还在大狱之中关着。
不过此时的陆家因为周楚的存在,在大狱之中的日子虽说和以前完全不能比,但和其他犯人比那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周楚每个月一百两银子打点这些狱卒,让陆松一家子半个月换一床新被褥,住的牢房更是每天都有狱卒打扫。
大狱之中,有人打点和没人打点的犯人,待遇差距太大了。
刘瑾死后,陆家老大来过京城,想要打点一下,看看能不能让自家人出来。
为此,周楚拿出了很多钱财让他打点。
可惜,刘瑾虽然死了,但他的那些个干儿子仍然得势。
陆家老大空有钱,却送不出去,谁也不想得罪那些个如日中天的太监们。
皇帝还活着。
周楚很清楚,无论是刘瑾,还是其他得势的太监,不过是皇帝手中的刀。
斩向文武百官的刀。
如今的朝堂之上,这些官员都杀了,可能有冤枉的,但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漏网之鱼。
很多事,皇帝不好去做,一旦做了,和文武百官之间就没了转圜的余地了。
但太监可以做。
太监做了,别人会以为皇帝被太监蒙蔽了。
最后只要处理了太监,皇帝还是圣明的。
这便是帝王之术。
“可恨朝中居然无人敢为我陆家说话。”
陆家老大满脸悲愤道。
说着就要把银钱还给周楚。
“这些钱你且拿着,打点一下同僚,对你将来有好处。”
周楚没有并没有接。
陆家老大听到这话,摆了摆手。
“我不需要打点任何人,我和世子情同手足,无论是王爷还是世子都待我极好。”
陆家老大还是把钱还给了周楚。
“我一直不曾问大哥,你跟的是哪个王爷?”
周楚有些疑惑道。
“我跟的是兴王。”
对于周楚,陆家老大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兴王!”
周楚听到这话,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兴王,陆家。
陆家老大的名讳呼之欲出了。
此时周楚感觉自己的心怦怦乱跳。
穿越这么久,周楚还是第一次感觉自己距离未来的大明权力中心如此之近。
眼前的这位,将来权势滔天。
“大哥以后不必再来打点,要不了几年,朝廷就会生变,到时候就会有机会了。”
周楚压抑住激动地心情,说道。
“此话从何说起?”
陆家老大一脸不解道。
周楚并没有说话,而是看了看周围,发现没人之后,关上了门。
“大哥,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这些话我从未和任何人说过,大哥记住,除了兴王世子,这些话不能说与任何人听。”
周楚郑重其事道。
陆家老大此时似乎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几年和周楚的接触,再加上陆松夫妇两人对周楚的夸赞,让陆家老大明白周楚是什么样的人。
忠心、才高八斗、做事极有章法。
单论武力,陆家老大或许还有些自信。
但其他方面,他觉得自己都远不如周楚。
“我自是省的。”
陆老大说道。
“大哥,你可知先帝是怎么没的?”
周楚低声道。
“这事我倒是有所耳闻,说是太医院的院判给先帝用错了方子。”
陆家老大说道。
这事并非秘密,京城之中很多人都知道。
周楚听到这话,一脸冷笑。
“那太医院的院判本身也不是御医出身,原本是个文官,怎么就突然成了太医院的院判了,而且用错方子治死皇帝,抄家灭族都不为过吧?但这位刘大人如今却安然无恙。”
陆家老大听到这话,神情有些恍惚,顿时觉得这个世界很荒唐。
他们陆家一向谨小慎微,为皇帝办差,结果因为得罪一个太监进了大狱。
刘文泰用错了方子,一点屁事没有。
“说白了,这位刘大人,就是那些个朝廷官员安排的,皇帝想从他们手中夺权,他们自然不能容忍。”
“如今的皇帝,虽说私德荒唐了些,但做的事大体还是和先帝差不多,慢慢从文官手中夺权,现在甚至在尝试做先帝都没敢尝试的事,收拢兵权。”
兵权自从所谓的仁宣之治期间巡抚领兵常态化之后,一直都归地方所有。
这是很多皇帝不能容忍的。
不过他们不能忍也得忍着。
毕竟手里没兵,说话不硬气。
“先帝都没收拢兵权,就被那些个文官所不容,如今皇帝想要收拢兵权,那还得了?所以我料想,要不了几年,这位恐怕也要出事。”
周楚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更低了。
陆家老大听到这话,浑身一震,顿感如芒在背。
他怎么都没想到,周楚居然如此胆大,敢讨论这种问题。
“如今的陛下没有子嗣,陛下如果崩了,以杨廷和为首的这些个文官,肯定会想着从各地藩王之中扶植一个。”
“我听闻兴王身子骨一直不好,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世子年幼,主弱可欺,如果你是杨廷和这些人,扶植一个藩王继位的话,是会扶植一个年幼的,还是成年的?”
周楚满含深意的说道。
陆家老大听完这话,浑身冷汗直流。
看周楚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大哥不必这么看我,你只需记住一句话,跟好这位世子,告诉世子这两年韬光养晦,装作很听话的样子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将来陆家会因为大哥一飞冲天。”
说完这话,周楚吐了口浊气,喝了口茶。
陆家老大则如同虚脱了一般,还在消化着这些惊人的信息。
周楚看着躺在地上昏迷的男人。
穿的还是夜行衣。
“阿东阿福,过来把人抬进去。”
此时虽然已经天黑了,但最近铺子里实在是太忙了。
沈青干脆在铺子后面挨着的地方给周楚租了个院子。
周楚直接把原本的院子退掉了。
至于阿东和阿福这两个跑堂的伙计,最近更是住在铺子里了。
两人夜里轮流值守,就是为了防止走水。
即便此人纵火成功,这把火也烧不起来。
月钱直接增加一半。
两人哪能不愿意。
此时正是阿福在值守,阿东正要睡觉,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两人联手将此人抬进铺子里。
“用绳子把他捆起来。”
对于周楚的话,阿福两人是百分之一百二执行的。
在铺子里干活这么多天,他们对自家掌柜的惊为天人。
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官家小姐,就没有掌柜的搞不定的。
那些大家小姐,他们甚至都不敢抬头看,生怕惹的贵人不悦。
但自家掌柜的根本不把人当回事。
他们甚至能看到官家小姐对自家掌柜的撒娇,就是为了想让自己的衣服快点做出来。
有时候阿福都在心里腹诽,这要是开个女人能去的青楼,掌柜的肯定是里面的头牌。
当然,这话他也就敢想想,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虽然他们俩比周楚都大不少,但在周楚面前是大气都不敢出。
很快,这人就被阿福两人绑在了一个椅子上。
周楚拿起柜台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漱了漱口,最后一口喷在了这人脸上。
此人却毫无反应。
“不会打死了吧?”
周楚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放在此人的鼻子下面。
“还好,有呼吸。”
周楚说着抡圆了给此人一巴掌。
这人被打的头晕眼花,却也醒了过来。
他打了一个激灵,差点往后栽倒。
好在阿福及时扶住了椅子。
“谁让你过来放火的?”
周楚饶有兴致的看着此人问道。
“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此人打定主意,什么都不说。
他觉得周楚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毕竟无凭无据的。
“你是不是觉得我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周楚玩味道。
此人听到这话,不予理睬,什么话都不说。
“你可以不说,明天我就把你送到顺天府尹那里。”
“忘了告诉你了,顺天府尹张大人家的千金我还是很熟的,她前些天刚在我这里定制了成衣。”
周楚说着拿出一张订单。
上面赫然写着“张玲儿”。
“到时候我跟张小姐打个招呼,你觉得还需要证据吗?我都可以花点钱让你死在大牢里。”
周楚拍了拍这人的脸说道。
听到这话,此人脸上瞬间沁出了冷汗。
眼神之中满是慌乱。
“把他关起来,明天直接送顺天府。”
周楚说着起身就要离开,似乎不想再给此人任何机会了。
“等等,我说。”
这人急忙说道。
他还是招了。
毕竟为了点钱,不值得赔了命。
让他来纵火的不是别人,正是离铺子没多远的冯家铺子。
也是做布匹生意的。
两家铺子距离一百米都不到。
原本冯家铺子生意还算不错。
沈青的这个铺子原本就是被他们家挤兑的没什么生意了。
但最近沈青铺子的生意越来越好。
冯家铺子受影响是最大的。
这些天冯家铺子生意是越来越不好。
这些天更是门可罗雀。
弄清楚生意不好的原因之后。
他们的东家愈发嫉恨。
特别是这些天眼看着沈青的铺子出货进货源源不断。
他的眼睛就红了。
人的眼睛一红,心就黑了。
于是他就给了自己去乡下找来了一个同乡的远房亲戚。
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来这边纵火。
周楚还是让阿福他们把这人送到了应天府。
不过也只是以纵火未遂状告罢了。
关不了多久。
至于姓冯的,周楚也没想过通过官府整倒他。
毕竟火没烧起来。
官府也是不好管的。
更何况和那种方式相比,周楚更喜欢通过商业手段让姓冯的倾家荡产。
冯家铺子的东家叫冯有德。
为人和名字恰好相反。
一肚子坏水,极其缺德。
第二天一早,周楚就大张旗鼓的来到了冯家铺子。
“呦!这不是周掌柜的吗?什么风把您给吹过来了?”
冯有德大概知道周楚为何而来。
昨天夜里沈家铺子没有着火。
自己那个远房亲戚也没了踪影。
多半是事发了。
不过冯有德并不着急。
这种纵火未遂的事,官府最多罚点钱,小惩大诫。
所以此时冯有德看到周楚,那是底气十足。
语气之中甚至带了一丝嘲讽。
“没什么事,就是我们家生意太好了,布都不够用了,我看冯老板这里也没什么生意,想问问能不能把你们的布兑给我们。”
对于昨晚的事,周楚只字不提。
但一开口,差点没把冯有德气死。
周楚一边说着,一边假装不经意打量着冯家铺子里的布的样式。
“姓周的,你少得意,人不能太狂,否则走夜路容易遇到鬼。”
此时冯有德干脆也懒得装了,冷笑道。
“冯老板这是说的什么话?你这布也卖不出去,兑给我们还能换成现银。”
周楚调侃道。
“谁说我卖不出去,走着瞧。”
冯有德气急道。
此时周楚已经把冯家铺子之中布的样式记得八九不离十了,懒得和冯有德拌嘴,转身离开了。
冯家铺子主要卖的几种布,沈青的铺子里大部分都有。
有两三种没有的,周楚直接让沈青去进货。
随后将这些布以极低的价格售卖。
比冯家铺子的要低不少。
没错,周楚要打价格战。
沈青铺子现在的体量比冯家铺子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即便这些布不赚钱,也能为铺子里拉来很多生意。
最重要的是,可以把冯家铺子的散客都拉过来。
毕竟两家离得太近了。
这还不算完,周楚还让沈青去书局,花钱刻了个雕版。
直接印了两三千张传单。
当然,用的都是最差的纸。
不然成本就太高了。
传单的内容无外乎沈家铺子十几种布限时折扣之类的。
这十几种都是冯家铺子买的布。
随后,在阿福和阿东的努力下,这些传单很快就被发完了。
覆盖范围不需要多大,只需要把冯家铺子的范围覆盖在内就行了。
如此一来,冯家铺子本就稀疏的生意,被周楚这么一搞,彻底没了散客。
偶尔有几个人进去,一对比价格,就直奔周楚这边来了。
冯有德咬牙切齿,却毫无办法。
沈青铺子的体量在这里摆着呢。
这些布不赚钱,赚个吆喝没有任何问题。
但如果冯有德这么做,只会赔的底掉。
体量不一样,拿货的价格都不一样。
沈青从布庄那边拿货,每尺最少要比冯有德低一文钱。
然而这还只是第一步,周楚还买通了冯有德铺子里的掌柜。
拿到了他们铺子那些固定客人的名单和地址。
有了这些信息之后就好办了。
周楚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把冯有德原本的固定客户全都挖了过来。
如此一来,冯有德彻底没了生意。
结果沉淀了几天之后,糖水都发霉了,也没有变得澄清。
实际上不只是周楚,很多做视频的博主也尝试过古法制白糖,却没有—个能成功的。
—个都没有。
但黄泥制糖法偏偏记载颇多,不只是天工开物有记载。
最终周楚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转换思路。
黄泥水制糖法的核心思路是利用黄泥水吸附红糖水里的杂质。
但经过周楚的无数次实验,他用的那些黄泥水并没有吸附杂质的作用。
于是周楚得出—个结论,古人记载的黄泥水,很可能和他们理解的黄泥水不是—个东西。
后来周楚干脆直接用活性炭做了对照组。
不得不说,活性炭在吸附力这方面—骑绝尘,完全没有对手。
用活性炭水吸附过的红糖,经过过滤之后,得到了完全透明的糖水。
—点颜色都看不到。
所以周楚准备用这种方法制作白糖。
第—步自然就是制作活性炭。
买木炭就是为了这个。
周楚麻袋里的木炭全都倒入—个很大的盆里,开始清洗。
洗了几遍之后,将这些木炭摆在—块布上面开始晾晒。
此时正是下午两点左右,日头正足,很快有几块相对较小的木炭就晒干了。
周楚将这几块木炭用石臼捣碎之后细细研磨,磨成了碳粉。
随后将这些碳粉放在—个铁罐子之中密封起来。
如此反复,很快十几个铁罐之中都被装满了碳粉。
做完这些,天色已经快黑了,周楚倒也不急着回家,而是将这些铁罐放在之前特意让人按要求垒的灶台之中。
这个灶台是密封的,上面有个通风口,下面是放柴火的地方。
只有这种密封的灶台,才能保证受热均匀,且温度能达到要求。
随后周楚用木柴引燃灶台底部,开始烧制。
这种制作活性炭的方法粗糙了些。
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
倒是也有办法制作更好—些的活性炭。
不过会麻烦很多,完全没必要。
只是制作白糖的话,这样制作的活性炭完全够用了。
很快,—罐罐活性炭就制好了。
周楚怕烫着手,用钳子夹住—个罐子,将其中的活性炭倒入—大盆清水中。
等到搅拌的差不多之后,再按照—定的比例加入红糖,搅拌到红糖全部溶解。
如此溶解了十几盆红糖水之后,周楚将这些黑色的红糖水全部盖上之后,就关上门回家了。
静置—夜,让活性炭慢慢吸附杂质。
周楚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因为有周楚的嘱咐,暮云瑾早早就睡了。
“少爷,您回来啦。”
香兰在灯光下看到周楚脸上有些黑,身上也挺脏的。
这都是弄木炭的时候搞的,就算洗也洗不了多干净。
“我去给少爷准备洗澡水。”
香兰说完这话,脸色红扑扑的去给周楚弄洗澡水了。
香兰还记得第—次给少爷准备洗澡水的情景。
她虽然明白奴婢伺候自家主子洗澡是天经地义的。
但毕竟才十二三岁。
以前从未经历过这种事。
直到弄好洗澡水,周楚挥手表示让她们离开,自己—个人洗的时候。
香兰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感到很失落。
毕竟少爷长的那般好看,要是能给少爷洗澡。。。
每次—想到那种场景,香兰都觉得面红耳赤。
很快,木桶里就放满了洗澡水,周楚挥了挥手,香兰几人顿时会意,直接退了出去。
周楚经过上下打点,买通了大狱的牢头。
大狱之中的狱卒们属于贱籍,无论是自己还是后代都不得科考。
所以他们根本没什么往上爬的希望。
顶天就是个牢头。
所以这些人心里想着的都是怎么捞钱。
在大狱之中,有个专业的词,叫做打钱。
刚进大狱之中的犯人,先晾几天。
如果几天还没人来打点送钱。
那他们就开始打钱了。
不论犯人进来之前是多大的官,一旦进了大狱,那可是一视同仁。
除非上面还有人关照,那就另当别论。
不然的话,不打点送钱的,就会遭受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再加上掺了沙子的汤水。
要不了多久,大半条命就没了。
身体弱一点的都会直接死在大狱之中。
死在大狱之中是常有的事。
没人会在乎。
不过好在这些狱卒打钱是有一定的收费标准的。
并不会因为人不同就狮子大开口。
一个月四十两银子,就可以让陆松一家三口每天吃上大鱼大肉。
会有狱卒专门安排外面酒楼的人往里面送饭。
除此之外,周楚还可以一个月进去看陆松一家四次。
送些东西也是可以的。
比如书,比如笔墨纸砚。
而且牢房也会从原来的又脏又臭的换成宽敞干净的。
连被褥都会被换成新的。
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
四十两银子虽然贵了些,却也很值。
当然,如果没有四十两,二十两也有二十两的标准,十两有十两的标准。
毕竟每顿都大鱼大肉,一个月下来也是不小的开销。
狱卒们世代累积,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标准了。
周楚去看陆松一家的时候,带上了暮云瑾,也就是陆婉儿。
狱卒们就是这点好,只要钱到位,不管你带谁,只要不劫狱就行。
自然也不会追究暮云瑾的身份。
他们只管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其他一概不问。
来之前,周楚还买了很多书和笔墨纸砚。
将剩下的十两银子也花的差不多了。
笔墨纸砚都是买的便宜货。
此一时彼一时。
陆松一家刚被换了个牢房,正疑惑呢,周楚带着暮云瑾出现在牢房之外。
“老爷夫人,我带着小姐来看你们了。”
杨氏听到这话,浑身一颤,转身的时候眼圈都红了,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爹,娘!”
这两天暮云瑾之一忍着,此时看到自己的家人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下就哭出来了。
毕竟还是个五六岁的孩子。
突然遭逢大变,哭出来会更好一些。
憋在心里不是好事。
“妹妹,还有我呢。”
陆炜蓬头垢面的跑到暮云瑾面前,隔着牢房的木头柱子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妹妹。
随后又看向周楚。
“楚哥儿,你帮我和夫子说一声,我怕夫子生我的气。”
周楚听到这话,一阵无语。
陆家出事,杨夫子恐怕早就知道了,哪还用说。
“好。”
周楚嘴上答应道。
“老爷,夫人,这里我都打点好了,以后他们不会亏待你们的。”
周楚说着将带来的书还有笔墨纸砚通过缝隙递了进去。
“少爷,这些你拿着,在里面要好好读书,以后出来还要科考,不能懈怠。”
“好孩子!好孩子!”
此时即便是陆松,看着周楚做的这一切,眼睛都红了。
他们进大狱的这两天,除了周楚,没有一个人来看他们。
昔日的亲朋,亦或其余遣散的下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只有周楚,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带在身边,还替自己一家人上下打点。
作为锦衣卫,陆松自然知道天牢里的规矩。
想来楚哥儿没少花银子。
“乖孩子,不要叫老爷夫人了,我们现在都是戴罪之身,你叫我一声婶婶都是抬举我了。”
杨氏拉着周楚的手,感动道。
现在的杨氏和之前比,憔悴了很多。
“婶婶,叔父。”
周楚从善如流道。
“好孩子好孩子。”
陆松拍了拍周楚的肩膀说道。
“如果我陆家以后能出去,定然让你入陆氏宗族,哎,现在说这些干啥,现在只能拖累你。”
陆松说着说着又忍不住叹气了。
周楚很清楚,刘瑾恐怕没多久的活头了。
在周楚熟悉的历史上,刘瑾应该早就死了。
这个世界虽然有所偏差,但周楚觉得不会偏差太多。
就算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
至于去提醒皇帝小心落水?
除非周楚活够了。
鬼知道皇帝落水这件事背后牵扯到多恐怖的利益集团。
刘瑾一死,陆家就有希望了。
不过也只是有希望而已。
朝堂之中如果没人替陆家说话的话,陆松被起复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毕竟只是一个锦衣卫百户。
不过周楚倒也不着急,走一步看一步吧。
周楚和暮云瑾的探监时间是有限的,很快就被狱卒赶了出去。
周楚带着暮云瑾刚回到家门口,看到了一个自己意想不到的人。
“您老人家怎么来了?”
周楚看着眼前醉眼惺忪的老头,有些不好意思道。
“你还好意思问呢?书院说不去就不去了?”
老头质问道。
“陆家出事了,我这两天忙着上下打点呢。”
周楚挠了挠头道。
老头听到这话,沉默了。
许久,老头叹了口气。
“你是个好孩子,忠义无双,能为曾经的主人家做到这个地步,世所罕见。”
显然,老头是知道周楚这两天在干嘛的。
刚才也是故意那么问的。
“您老人家来家里说吧,我这就去做饭,吃饱了再说。”
周楚说着向厨房走了过去。
暮云瑾正在长身体的阶段,鸡蛋是必不可少的,肉也是要吃的。
不过自然比不得以前。
现在周楚手上剩下的钱,支撑一个月很勉强。
不够的部分,就只能从周楚的口粮里抠了。
像之前的羊肉鹿肉是不敢肖想了。
能吃饱就不错了。
好在铺子里是管吃的。
所性也就一个月,过了这个月,日子就好过多了。
很快,周楚就把做好的饭菜端到了屋子里面。
着重的将暮云瑾的饭食摆在她面前。
随后又把一些肉单独放在了老头面前。
“你的呢?”
老头看着周楚面前空空如也,忍不住问道。
“回头我去铺子里吃。”
周楚笑道。
老头听到这话,再次沉默了。
就连暮云瑾,也没有立刻动筷子。
“哥哥,我吃不完这么多,你帮我吃点吧。”
暮云瑾懂事的让人心疼。
周楚摸了摸她的脑袋。
“要吃完的,不能剩饭。”
老头索性也不客气了,直接吃了起来。
“谁饿谁知道。”
老头一边吃一边嘟囔着。
老头是清楚周楚的饭量的。
虽说是个小孩,但可能是因为练武的原因。
之前在书院的时候,周楚和陆炜的饭量都远超一般人。
老头可不相信,周楚所谓的铺子里能让他吃饱。
很快,老头就吃饱喝足了。
“你小子愿不愿意拜我为师?”
老头瞥了一眼周楚问道。
“在学生心中,您早就是我的老师了。”
周楚恭敬道。
老头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拜师仪式就省了,我说过,书法非我所长,丹青才是我最擅长的,以后你就跟着我学画画吧。”
眼看着周楚要说话,老头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瞥了一眼暮云瑾。
“这丫头以后也跟着一起学吧。”
老头说着起身就要离开。
“我明日再来。”
眼看就到傍晚了,离开了一天的杨夫子再次回到书房。
“抄写的如何了?”
“回夫子,抄写完了。”
陆炜急忙回答道。
他并没有说自己是默写的。
原本他还想以此邀功。
毕竟少年心性,有点成绩都是想要炫耀的。
却被周楚拦住了。
“杨夫子乃当世大儒,少爷即使是默写下来的,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而会让夫子觉得少爷沉不住气。”
陆炜一听这话,顿时放弃了邀功的想法。
杨夫子接过陆炜抄写的纸,漫不经心的查看了起来。
越看越满意。
虽说陆炜的字写的像狗爬的一般。
却写的很认真。
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的。
没有任何一遍是潦草的。
这种心性,难能可贵。
字是可以练的。
少年人想要拴住心猿却难如登天。
“写的不错。”
杨夫子难能可贵的给了陆炜肯定。
这让陆炜内心有些高兴。
“会背了吗?”
杨夫子将手中的纸随手放下,问道。
“回夫子,会背了。”
陆炜说完就开始背诵起了出师表。
原本杨夫子听到陆炜说会背倒也没感到意外。
毕竟抄了二十遍了,如果还不会背,那就真的蠢笨如猪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孩子背诵起出师表来,没有一点磕磕巴巴,异常流畅。
而且背诵的极有感情。
这让杨夫子很是意外。
莫非这孩子真是个读书的料?
等陆炜背诵完之后,满脸期待的看着杨夫子。
“不错,以前只听说你顽劣,没想到还真是个读书的料子。”
听到了杨夫子的夸奖,陆炜愈发高兴了。
少年人就是这样。
做一件事,如果一直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那么他就会做的越来越好。
根本不需要其他人的督促。
两人回到陆府之后,陆炜被杨氏叫了过去,考校功课。
“文心,今日夫子教了你什么?”
杨氏看到自己的儿子,问道。
“夫子今日教了我出师表,这是我抄写的。”
陆炜说着将自己抄写的二十遍出师表递给了杨氏。
杨氏接过来看了又看。
“这真是你抄写的?”
倒不是杨氏不信任陆炜。
她的儿子她最了解。
之前那般顽劣,这出师表抄写的虽说字像狗爬的一般,却极为工整。
没有丝毫不耐烦之处。
杨氏觉得,自己的二儿子,多半是做不到这般的。
陆炜听到这话,挠了挠头。
“是我抄的呀,我还嫌抄的不够呢,楚哥儿给我讲了诸葛丞相的故事,儿子以后也想成为诸葛丞相那样的人。”
陆炜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很是意外。
“楚哥儿都跟你讲了什么?”
“楚哥儿讲了很多,夫子只是让我读了一遍出师表就不管我了,楚哥儿跟我讲了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还将了诸葛丞相五次北伐,以及为何留下出师表,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诸葛丞相这般。”
陆炜此时内心仍然被打满了鸡血。
“出师表我都能倒背如流了,夫子都夸我是读书的料。”
陆炜骄傲道。
杨氏听到这话,眼睛一亮,当即让陆炜背诵起了出师表。
等陆炜背诵完,杨氏让人端来了冰镇酸梅汤。
“我儿辛苦了。”
随即看了一眼银翘。
“你去把楚哥儿叫过来。”
银翘听到这话,顿时满心欢喜。
“是,夫人。”
很快,银翘就找到了周楚。
“楚哥儿,夫人叫你呢。”
“夫人叫我什么事?”
周楚一边说着,一边跟银翘往杨氏的院子走去。
“少爷的功课很好,夫人很满意,多半是要赏你些玩意。”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心中了然。
自己之所以这么帮陆炜。
就是因为这一个月在陆家,感受到了陆家的氛围很轻松。
杨氏对下人向来温婉,从不苛待。
在这个不把下人的命当命的年代,难能可贵。
怪不得表叔非要自己进入陆家呢。
周楚还记得表叔当初对自己说过的话。
“卖身进去大户人家当下人,相当于二次投胎,投的好了,什么都会有,投的不好,生不如死。”
周楚脑子里面胡乱想着,很快就来到了杨氏面前。
“夫人。”
周楚行礼道。
“楚哥儿,过来。”
杨氏摆了摆手道。
周楚从善如流,来到了杨氏跟前。
杨氏拉住了周楚的手。
“你是个好孩子,文心顽劣,多亏了你,才能让我那族叔夸赞他。”
“以后你多读读书,然后多教一下文心,等过些年,我就把你的身契还给你,到时候你也可以参加科考了。”
说着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块银子,放到周楚手中。
“这银子你拿着,平日里想买些什么,不要不舍得。”
杨氏说话总是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般的人家,赏给下人钱的时候,总是要拿捏一番主人的姿态。
会说这钱是赏给你的。
但杨氏不会如此。
就像是给自己家后辈的零花钱一般。
就连周楚这个从后世而来的人,心里都没有觉得有任何不舒服。
“多谢夫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杨氏的赏赐,周楚没有推辞。
也没必要推辞。
“好孩子,回头我让小张多买些书,只要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都给你们买过来。”
小张指的是陆家的管家。
张管家如今不过二十出头。
为人却极为老成。
做事一板一眼的。
从未出过错。
“楚哥儿,你接着给我讲讲诸葛丞相的故事呗。”
此时一旁的陆炜坐不住了,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满脸高兴。
以前想让自己这个儿子读书难上加难。
现在居然主动要求了。
这是极好的转变。
这个转变不是别人带来的,正是眼前的书童。
“小张,给楚哥儿每个月的月钱加三成。”
周楚原本的月钱是三百文。
不多,远不如外面做活赚的多。
不过毕竟是奴籍,而且在陆家基本上花不到钱。
横向对比的话,陆家给下人的例钱算是多的了。
加三成的话,相当于每个月多了近一百文。
在下人之中都算是顶尖的。
不过也没人会有异议。
毕竟周楚是书童,干的活是其他人干不了的。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楚哥儿是个有本事的。
“我也要听。”
陆婉儿一听周楚要给自己哥哥讲课,顿时来了兴致。
她现在这个年纪,还不懂什么情情爱爱,只是会不自觉的被周楚吸引。
“去吧。”
杨氏自然不会反对,如果自己家未来再出一个才女的话,对陆家的名声而言,都会有极大的提升。
毕竟现在很多人都看不起陆家。
觉得陆家过于粗鄙。
而且还是锦衣卫出身。
和那些文官天然对立。
晚饭过后,周楚和陆炜兄妹两人来到书房之中。
周楚继续讲三国的故事,并且还是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着讲。
中间会讲明演义和史实的区别。
三国演义如今是非常流行的话本。
兄妹两人听的津津有味。
听到诸葛亮草船借箭还有空城计的时候,陆炜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少爷得区分清楚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这其中很多听着很厉害,却经不起推敲,而且真正打仗的时候,并不具备操作性。”
周楚侃侃而谈道。
是夜,周楚一直讲到亥时,也就是晚上十点多,杨氏才下人来叫几人回去睡觉。
和陆炜对诸葛亮的崇拜不同,陆婉儿则抓着周楚的胳膊。
“楚哥儿,明天你再好好给我讲一讲那些兵法好不好。”
陆婉儿这话,让原本有些困顿的周楚瞬间清醒了。
看着满脸兴奋的陆婉儿,心想哪有女孩子对兵法感兴趣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