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广告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广告

京海第一深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近期更新完结,主角周楚沈青,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穿越到了大明。成为了大明最底层的一员,一家还有七口人。“把我卖给人牙子吧。”我最终做了这个决定。继续在这里,什么都做不了。一家人只会继续忍饥挨饿,如果去到了好人家里,赚钱了还能接济一下他们。在人丫行里,我很快背完了一篇完整的千字文,被以二十两的价格买进陆府成了书童,一步一步,以对朝局的判断,和陆府的势力,以及积累的自身的人脉关系,爬上了锦衣卫最高的位置。...

主角:周楚沈青   更新:2025-04-05 03: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沈青的现代都市小说《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广告》,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近期更新完结,主角周楚沈青,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穿越到了大明。成为了大明最底层的一员,一家还有七口人。“把我卖给人牙子吧。”我最终做了这个决定。继续在这里,什么都做不了。一家人只会继续忍饥挨饿,如果去到了好人家里,赚钱了还能接济一下他们。在人丫行里,我很快背完了一篇完整的千字文,被以二十两的价格买进陆府成了书童,一步一步,以对朝局的判断,和陆府的势力,以及积累的自身的人脉关系,爬上了锦衣卫最高的位置。...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广告》精彩片段


眼看就到傍晚了,离开了一天的杨夫子再次回到书房。

“抄写的如何了?”

“回夫子,抄写完了。”

陆炜急忙回答道。

他并没有说自己是默写的。

原本他还想以此邀功。

毕竟少年心性,有点成绩都是想要炫耀的。

却被周楚拦住了。

“杨夫子乃当世大儒,少爷即使是默写下来的,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而会让夫子觉得少爷沉不住气。”

陆炜一听这话,顿时放弃了邀功的想法。

杨夫子接过陆炜抄写的纸,漫不经心的查看了起来。

越看越满意。

虽说陆炜的字写的像狗爬的一般。

却写的很认真。

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的。

没有任何一遍是潦草的。

这种心性,难能可贵。

字是可以练的。

少年人想要拴住心猿却难如登天。

“写的不错。”

杨夫子难能可贵的给了陆炜肯定。

这让陆炜内心有些高兴。

“会背了吗?”

杨夫子将手中的纸随手放下,问道。

“回夫子,会背了。”

陆炜说完就开始背诵起了出师表。

原本杨夫子听到陆炜说会背倒也没感到意外。

毕竟抄了二十遍了,如果还不会背,那就真的蠢笨如猪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孩子背诵起出师表来,没有一点磕磕巴巴,异常流畅。

而且背诵的极有感情。

这让杨夫子很是意外。

莫非这孩子真是个读书的料?

等陆炜背诵完之后,满脸期待的看着杨夫子。

“不错,以前只听说你顽劣,没想到还真是个读书的料子。”

听到了杨夫子的夸奖,陆炜愈发高兴了。

少年人就是这样。

做一件事,如果一直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那么他就会做的越来越好。

根本不需要其他人的督促。

两人回到陆府之后,陆炜被杨氏叫了过去,考校功课。

“文心,今日夫子教了你什么?”

杨氏看到自己的儿子,问道。

“夫子今日教了我出师表,这是我抄写的。”

陆炜说着将自己抄写的二十遍出师表递给了杨氏。

杨氏接过来看了又看。

“这真是你抄写的?”

倒不是杨氏不信任陆炜。

她的儿子她最了解。

之前那般顽劣,这出师表抄写的虽说字像狗爬的一般,却极为工整。

没有丝毫不耐烦之处。

杨氏觉得,自己的二儿子,多半是做不到这般的。

陆炜听到这话,挠了挠头。

“是我抄的呀,我还嫌抄的不够呢,楚哥儿给我讲了诸葛丞相的故事,儿子以后也想成为诸葛丞相那样的人。”

陆炜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很是意外。

“楚哥儿都跟你讲了什么?”

“楚哥儿讲了很多,夫子只是让我读了一遍出师表就不管我了,楚哥儿跟我讲了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还将了诸葛丞相五次北伐,以及为何留下出师表,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诸葛丞相这般。”

陆炜此时内心仍然被打满了鸡血。

“出师表我都能倒背如流了,夫子都夸我是读书的料。”

陆炜骄傲道。

杨氏听到这话,眼睛一亮,当即让陆炜背诵起了出师表。

等陆炜背诵完,杨氏让人端来了冰镇酸梅汤。

“我儿辛苦了。”

随即看了一眼银翘。

“你去把楚哥儿叫过来。”

银翘听到这话,顿时满心欢喜。

“是,夫人。”

很快,银翘就找到了周楚。

“楚哥儿,夫人叫你呢。”

“夫人叫我什么事?”

周楚一边说着,一边跟银翘往杨氏的院子走去。

“少爷的功课很好,夫人很满意,多半是要赏你些玩意。”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心中了然。

自己之所以这么帮陆炜。

就是因为这一个月在陆家,感受到了陆家的氛围很轻松。

杨氏对下人向来温婉,从不苛待。

在这个不把下人的命当命的年代,难能可贵。

怪不得表叔非要自己进入陆家呢。

周楚还记得表叔当初对自己说过的话。

“卖身进去大户人家当下人,相当于二次投胎,投的好了,什么都会有,投的不好,生不如死。”

周楚脑子里面胡乱想着,很快就来到了杨氏面前。

“夫人。”

周楚行礼道。

“楚哥儿,过来。”

杨氏摆了摆手道。

周楚从善如流,来到了杨氏跟前。

杨氏拉住了周楚的手。

“你是个好孩子,文心顽劣,多亏了你,才能让我那族叔夸赞他。”

“以后你多读读书,然后多教一下文心,等过些年,我就把你的身契还给你,到时候你也可以参加科考了。”

说着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块银子,放到周楚手中。

“这银子你拿着,平日里想买些什么,不要不舍得。”

杨氏说话总是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般的人家,赏给下人钱的时候,总是要拿捏一番主人的姿态。

会说这钱是赏给你的。

但杨氏不会如此。

就像是给自己家后辈的零花钱一般。

就连周楚这个从后世而来的人,心里都没有觉得有任何不舒服。

“多谢夫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杨氏的赏赐,周楚没有推辞。

也没必要推辞。

“好孩子,回头我让小张多买些书,只要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都给你们买过来。”

小张指的是陆家的管家。

张管家如今不过二十出头。

为人却极为老成。

做事一板一眼的。

从未出过错。

“楚哥儿,你接着给我讲讲诸葛丞相的故事呗。”

此时一旁的陆炜坐不住了,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满脸高兴。

以前想让自己这个儿子读书难上加难。

现在居然主动要求了。

这是极好的转变。

这个转变不是别人带来的,正是眼前的书童。

“小张,给楚哥儿每个月的月钱加三成。”

周楚原本的月钱是三百文。

不多,远不如外面做活赚的多。

不过毕竟是奴籍,而且在陆家基本上花不到钱。

横向对比的话,陆家给下人的例钱算是多的了。

加三成的话,相当于每个月多了近一百文。

在下人之中都算是顶尖的。

不过也没人会有异议。

毕竟周楚是书童,干的活是其他人干不了的。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楚哥儿是个有本事的。

“我也要听。”

陆婉儿一听周楚要给自己哥哥讲课,顿时来了兴致。

她现在这个年纪,还不懂什么情情爱爱,只是会不自觉的被周楚吸引。

“去吧。”

杨氏自然不会反对,如果自己家未来再出一个才女的话,对陆家的名声而言,都会有极大的提升。

毕竟现在很多人都看不起陆家。

觉得陆家过于粗鄙。

而且还是锦衣卫出身。

和那些文官天然对立。

晚饭过后,周楚和陆炜兄妹两人来到书房之中。

周楚继续讲三国的故事,并且还是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着讲。

中间会讲明演义和史实的区别。

三国演义如今是非常流行的话本。

兄妹两人听的津津有味。

听到诸葛亮草船借箭还有空城计的时候,陆炜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少爷得区分清楚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这其中很多听着很厉害,却经不起推敲,而且真正打仗的时候,并不具备操作性。”

周楚侃侃而谈道。

是夜,周楚一直讲到亥时,也就是晚上十点多,杨氏才下人来叫几人回去睡觉。

和陆炜对诸葛亮的崇拜不同,陆婉儿则抓着周楚的胳膊。

“楚哥儿,明天你再好好给我讲一讲那些兵法好不好。”

陆婉儿这话,让原本有些困顿的周楚瞬间清醒了。

看着满脸兴奋的陆婉儿,心想哪有女孩子对兵法感兴趣的?



周楚看着眼前这个一腔热血却已经四十多的男人,不禁有些恍惚。

这真的是后世那个严阁老吗?

或许他本就不是心性坚定之辈。

又或许官场对人的改变和腐化不是一般人可以坚守的。

眼前这位,不知道在官场上可以坚持多久。

不过最起码这些年,这位完全是可以用的贤臣。

想到这里,周楚不禁自嘲一笑。

自己操的心确实有点多了。

用与不用,到时候也不是自己说了算。

自己最多给朱厚熜举荐罢了。

这一晚,周楚喝醉了。

这是他来到大明之后,第一次喝醉。

像这般悠闲快哉和人把酒言欢的日子,却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了。

第二天一早,周楚住的客房门就被敲响了。

周楚揉了揉发懵的脑袋,穿上衣服,打开了门。

不是别人,正是严嵩。

严嵩邀请周楚一同乘坐马车前往京城。

“多谢介溪先生美意,只是我想走走,以前整日忙于生意,如今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不急着回京。”

周楚委婉拒绝道。

严嵩听到这话,不仅没生气,眼睛都亮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好句好句,衡器果然不一般,既然如此,我就先走一步,来日我们京城再聚。”

严嵩和周楚不一样,他早就闲了十几年了,闲够了。

恨不得立刻抵达京城。

“来日再聚。”

周楚笑道。

严嵩走后,周楚开始日常的练功。

练完功吃完早饭之后,就离开了驿馆,沿着官道继续往京城方向走去。

周楚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看,偶尔在茶档之中,总能遇到一两个相谈甚欢的人。

原本心中的一丝阴郁,逐渐被扫清。

眼看着还有几十里路就到京城了,周楚却在路上遇到一个奇怪的少年。

这少年衣衫褴褛,却拖着一个草席,草席里用麻绳捆着什么,只不过用麻布包了起来,看不清楚。

看那样子,应该是个死人。

路人见了纷纷避让,觉得晦气。

如今这天下,土地兼并严重。

所谓的卖身葬父并非一句戏言。

没有钱没有地,家里死了人或许都没有地方埋。

所有的土地,都是有主的。

很显然这个少年也是如此。

少年一路走着,面无表情,并没有因为路人的嫌弃而放弃。

周楚就这么一路跟着,跟了大半天。

少年走了近一天,又饿又渴,身边还一直跟着周楚,顿时忍不住了。

“你跟着我干什么?”

周楚从包裹里拿出吃的和水壶。

“我怕你渴死在路上。”

少年听到这话,顿时沉默了。

他小心翼翼的接过周楚的水壶,隔空喝了两口,并没有碰壶嘴。

随后又接过了干粮,开始狼吞虎咽。

“你准备拖到哪里去?现在天气很热,恐怕明日就要发臭了。”

周楚疑惑道。

少年听到这话,神情一窒。

“我也不知道,我只想找个地方把我爹埋了。”

少年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些无助和茫然。

他也不知道哪里的土地能埋的下自己的爹。

接下来两天的时间,周楚都在帮少年处理他爹的后事。

雇人,买地。

倒是没花多少钱,却是劳心劳力。

“我要走了,你是跟着我还是?”

周楚看着少年说道。

少年听到这话,二话没说就跪下了。

“少爷为我爹如此劳心劳力,我自当为少爷效犬马之劳。”

周楚听到这话,有些意外。

“你读过书?”

这话可不是一个泥腿子能说出来的。

少年听到这话,有些不好意思。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周楚就被叫了起来。

严重缺觉的周楚只感觉头重脚轻。

“这就是楚哥儿吧。”

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让周楚瞬间精神了。

“是的,爹。”

陆炜此时完全没睡醒,打了个哈欠道。

“见过老爷。”

周楚瞬间明白了眼前这个男人的身份。

陆家家主陆松。

之前的一个月,周楚一直在跟着管家学规矩。

陆松又是锦衣卫,公务繁忙。

所以周楚还是第一次见自己家老爷。

陆松看着周楚,满意地点了点头。

“老二的事他娘都和我说了,多亏了你,以后你就跟着老二跟我一起习武吧。”

陆家世代锦衣卫,每一位的功夫都非同一般。

陆家一直以来都有家传武学。

之所以决定传给周楚,一来是因为陆松夫妇没拿周楚当外人。

二来,周楚作为陆炜的书童,会武的话,遇到危险还可以保护自己的儿子。

一举两得。

周楚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锦衣卫的武学,每个都不一般。

更不用说陆家这种世代的锦衣卫。

“多谢老爷提点。”

周楚说道。

陆松看着周楚年纪轻轻,进退有度,满意地点了点头。

“老二毛手毛脚的,以后你跟着他,多替他担待着点。”

“这都是我该做的,老爷。”

周楚低眉顺目道。

“想练功,先练基础,从今天开始站桩,今日争取一刻钟。”

说完这话,陆松开始指点两人的站桩姿势。

陆松教的是大开大合的桩功。

“膝盖不能超过脚尖。”

“再往下一点。”

这种桩功,极为困难。

别说一刻钟了,仅仅三分钟不到,周楚就感觉双腿直哆嗦。

不过桩功和其他体力活不一样。

桩功你觉得坚持不下去了,但咬咬牙还是可以坚持。

撑过去了这几分钟,突然就觉得没那么累了。

甚至会感觉豁然开朗。

第一次跟着陆松练功,周楚自然不想让他失望。

只能咬着牙坚持。

坚持到十分钟的时候,周楚的双腿不哆嗦了。

也没有刚开始那样难以坚持了。

周楚按照陆松教的呼吸法门,身体跟随着呼吸的节奏轻微摆动。

如此一来,反而一点都不觉得累了。

甚至愈发轻松。

只是周楚身上不断流出的汗,说明着周楚站桩并不轻松。

周楚此时想起上一世有人说过关于站桩的事。

说站桩要站活桩。

原来如此。

一刻钟结束之后,周楚和陆炜两人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

旁边等着的杨氏以及银翘等人纷纷端着茶水走了过来。

杨氏拿着手帕为陆松擦汗。

陆炜身边伺候的奴婢为他擦汗。

陆炜和周楚此时顾不得别的,纷纷拿起茶水,如同牛饮一般,一人一壶,眨眼的功夫就喝干了。

好在茶水不烫。

想来是沏茶的下人有了经验。

练武之后,周楚的早饭规格大幅度提高。

原本虽然也有些肉,但很少。

现在在陆松的授意之下,早饭都是炖羊肉,甚至还有一些鹿肉。

这两种都是大补气血的东西。

特别是鹿肉。

不过鹿肉脂肪少,光吃鹿肉是吃不饱的。

所以大部分都是羊肉。

在明朝,猪肉还不是主流肉类。

因为养猪的话,会消耗大量粮食。

这个年月,大部分人家的粮食自己都未必够吃。

哪里能挪出来养猪。

牛羊就不一样了。

散养吃草就行。

不会抢人的口粮。

不过基本没人吃牛肉。

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朝廷都有相关的律法。

不得吃牛肉。

羊肉就成了大户人家的主要肉食。

偶尔会有鹿肉。

羊肉配上南洋来的香料。

基本上没什么膻味。

十分美味。

周楚吃的肉,是杨氏特地让银翘送过来的。

再怎么说周楚也是个下人。

不可能和主人家同桌吃饭。

周楚饿了。

很饿。

抓起羊肉就开始大快朵颐。

一顿肉下肚,周楚感觉浑身发暖。

周楚很清楚,这就是羊肉和鹿肉的作用。

正所谓穷文富武。

想要练武,没有足够的肉补充气血,根本练不出来。

甚至练到后面还要配合秘制的小药,才能保证身体不受伤。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好在现在陆家给自己花了这个钱。

陆家对下人,特别是对周楚,算得上是顶好的了。

这一点周楚清楚。

一直都清楚。

接下来的日子枯燥且扎实。

每天早上起床和陆炜一起练桩功,然后吃饭之后去书院。

在周楚的帮助下,杨夫子越来越认可陆炜了。

每天教授陆炜的时间从原本的一个时辰不到增加到了大半天。

教授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学习这东西,一旦学进去之后,可谓是一日千里。

学不进入就如雾里观花,难如登天。

很显然,陆炜学进去了。

每当一篇文章晦涩难懂之时,周楚就会向陆炜讲明这篇文章的典故以及出处。

比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讲这篇文章就不能单讲文章。

要讲韩愈和韩湘子以及韩十二的叔侄之情。

要讲韩愈被贬潮州,悲壮之下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讲韩愈被贬潮州之后,并没有自怨自艾,并没有怨天尤人,和韩湘子一起,教化万民,发展民生。

潮州的一条江因此被百姓改名韩江,一座山被改名为韩山。

潮州百姓奉韩愈叔侄若神明,不敢直呼其名。

东坡先生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百姓称他功不在禹之下,潮州的第一所祠堂就是为他而建。

哪怕到如今,潮州都一直有无数韩公祠。

顺带着,周楚还把师说以及韩愈的其他著作一起讲解了。

听的陆炜再次热血上头。

心中暗暗发誓,未来自己一定要成为像韩愈这等为民请命的好官。

名留青史。

“小娃娃讲的不错,没想到你一个小小的娃娃,还有这等见识。”

书院的书房都是不关门的。

门口一个喝的醉醺醺,浑身像个乞丐的老头,醉眼惺忪的看着周楚。

“老先生谬赞了。”

周楚虽然不清楚这个老头是谁,但听他的谈吐,也是个有学问的,急忙回礼道。

不过老头却没怎么搭理周楚,躺在门口,处于半梦半醒之间。

周楚眼见如此,就继续给陆炜讲学了。

很快就到了饭点。

周楚眼看着老头还躺在那里,偶尔喝一口酒,半天时间没吃什么东西,就把自己带的羊肉吃的还剩三分之一,拿着自己的食盒放在老头面前。

“老先生,这是我的吃食,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当个下酒菜吧。”

周楚清楚,此人以前定是读书人,如今这副模样,不过是梦想幻灭了。

这种人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最起码在书院之中,就有好几个。

不过就数这个老头年纪最大,最邋遢。

既然遇上了,周楚想着能帮一把就帮帮吧。

老头倒也不客气,右手在衣服上蹭了蹭,就去抓食盒里的羊肉。

一边吃肉,一边喝酒。

周楚自然没时间管他,回到书房内继续帮助陆炜读书。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