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以段云何晓丽为主角的都市小说《满级修理工》,是由网文大神“段云”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工程机械学的博士在一场车祸后,带着满脑子的记忆,来到了1982年的红星齿轮厂,成为了一名普工。......
主角:段云何晓丽 更新:2024-10-31 15:1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段云何晓丽的现代都市小说《满级修理工免费看》,由网络作家“段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段云何晓丽为主角的都市小说《满级修理工》,是由网文大神“段云”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工程机械学的博士在一场车祸后,带着满脑子的记忆,来到了1982年的红星齿轮厂,成为了一名普工。......
晚上段云夜班来到车间后,班长黄海涛第一时间笑吟吟了迎了上来。
早上发生的事情,让黄海涛对段云已经开始另眼相看了,不光是因为段云这一手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车床改装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段云是书记的‘人’,黄海涛自然是需要对他重点照顾的。
段云不再需要在做任何的伪装,到了工位就开始直接组装车床工件,黄海涛还叫了两个人帮忙,开工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一个多小时。
车床自动加工开始后,腾出手的段云开始在车间四处转悠起来,车间中有几台白班工人闲置出来的机床,只需要和带班长打声招呼,他就可以拆开任何闲置的车床外壳进行测量和绘图。
段云的想法很多,在他看来,一车间提升产能的空间很大,只需要对一些机床进行简单的改装,生产效率就能得到大幅的提升。
不过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最终如何改进,段云还需要根据目前车间生产产品的种类规格做出相应的改进,
段云现在只是测量下各类型车床的零件尺寸以及其他的参数,然后在思考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改进方式。
而就在段云四处测量机床尺寸的时候,他的那台自动加工车床则成了夜班工人围观的对象。
目前段云这台改装的老机床只能用来粗车柱头这样的简单零件,而夜班组加上段云也就三个人负责专门粗车这种柱头,所以还不至于威胁到太多人的饭碗引起妒忌。
况且段云现在是书记‘罩’着的人,也没有老工人敢去欺负他。
出于维持良好同事关系的必要,段云加工到八百个工件后,临到下班还差一两个小时的时候,就将这台自动车床交给同组的其他两个负责粗车柱头的同事使用,让他们一天也能多赚个两三块钱,也算是相互帮助了。
而作为回报,这两个师傅则帮段云安装拆卸自动车床的工件,帮段云盯着车床车刀,下班后还会帮段云将成品搬到库房,打扫工位,而段云只需要到点换衣服走人就可以了。
……
一连两天,段云的夜班过的都非常轻松有限,他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做在车间四处晃荡就可以了,而趁着这两天的时间,段云简单绘制了很多车床内部结构的草图,用到了半个本子的纸张!
到了周六的早上,段云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先回家取了一些东西,然后来到了自己的出租屋前。
“哥!”正在门口干活的曹东看到段云后,立刻笑着招呼了一声。
段云这两天的生意还算不错,随着李芸母亲的卖力宣传以及先前安装天线的那几家用户的口碑发酵,几乎每天他都能从李芸母亲那里收到两三个安装天线的单子,现如今段云手头上已经有了一千多块钱的资金。
虽然不如万元户的名头响亮,但在如今这个年头,有千元存款的家庭也非常少见的,段云毫无疑问的成为整个厂区最有钱的‘一波人’。
不过这样的赚钱速度依旧不能让段云满意,他已经将目光放在了齿轮厂厂区以外的地方。
这两天曹东到外边也跑的很勤,蹬着段云留给他的自行车几乎把周边工矿厂区跑了个遍,到昨天晚上,已经送出了整整十三套的天线!
其实曹东虽然没有段云那么强的眼界和头脑,但其实比一般人要机灵的多,几年的下乡生活和回城后的艰苦求生让他有了一些比同龄人高出一筹的社会阅历和口才,自从上次被段云点拨了一番后,也算是开窍了不少。
曹东不抽烟,但口袋里却始终装着两包大前门,有眼力劲,嘴也很会说,很快就在其他厂区建立起了十多个下线,按照段云之前教给他的那套,迅速铺开了网点。
只不过曹东铺设的这些网点最终会有多少人能‘上钩’,在依旧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
“先别干了,进屋我有话和你说!”段云将车子打在门口,示意曹东进屋。
“今天还有啥事啊哥?”曹东进屋后问道。
“把这身衣服换上,看合适不合适。”段云说着,将手中拎着的布包放在了桌子上。
“额。”曹东应了一声,随即打开那个布包。
当曹东看到里面放着一件蓝色的工作服后,顿时愣了一下,但随即穿在了身上。
工厂中的工作服都是灰色的,比较耐脏,而段云带来的这套蓝色的工作服,平时在外边穿着也显得相当的精神。
衣服面料用的是比较耐磨的帆布,做工非常的精细,段云母亲毕竟是二十多年的老裁缝,手艺在整个厂区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尤其是胸口上手工缝制的英文字母以及白色的‘东芝’两个字,显得格外的清晰显眼。
这两套工作服是段云母亲亲自缝制的,基本样式和胸口上面的东芝商标也是按照段云的要求缝制出来的。
八十年代的日本商业广告几乎占据了包括央视在内所有的电视台。
‘偷去吧,偷去吧,新时代的东芝!’以及‘潘娜桑尼,日立电器’这样如同洗脑般的广告词风靡一时,经常可以从街头巷尾的小孩口中说出。
这二年人们对品牌侵权的概念还很弱,段云就是想蹭一波当下日本广告的热度,让自己的天线包上一层进口货的‘外衣’。
“哥,这上面的拼音字母啥意思?”看到胸口上东芝的英文字母Toshiba,曹东好奇的问了一句。
“这个就是日本东芝电器公司的英文缩写,东芝的广告词你听过吧?”段云问道。
“不就是那个‘偷去吧偷去吧,偷大家东西’么?”曹东回了一句,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对段云说道:“哥,你不会是想让我冒充人家的员工吧?”
“你小子挺聪明的。”段云嘿嘿一笑,接着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东芝公司在自己大兴这边的电器维修人员了,以后你就给我穿着这套衣服上门装天线!”
“行!”段云闻言眼前一亮,很干脆的应道。
凭他前世的经验,以及头脑和动手能力,短期内成为一名合格的车工是完全不在话下的。
“那就这样吧。”赵东升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对段云说道:“明天上午上班后到一车间门口等我,到时候我给你安排一下。”
“谢谢赵书记!”段云闻言一脸的感激。
“行了,你可以走了。”
赵东升手一挥,段云随即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书记,这……这就完事了?”看到段云离开,杨志刚有些不解的看向了赵东升。
“段云他昨天中毒,今天让他干重活不合适,还是多休息一天保险。”
“不是……我是说段云他转到一车间合适么?他对那一车间那女工本来就不死心,这万一要是那小子在整点啥事的话……”
杨志刚显然不能理解书记的安排。
“我安排段云他这个月上夜班,两人碰不上面的。”
车间主任王强的脸色顿时一变,随即对赵东升说道:“书记,这小子他真不是这块料,您安排我这里……”
杨志刚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你们慌什么。
咱们厂悟性最高的徒工起码也要三个月才能独立操控车床,你觉得那傻小子一个月时间够他学技术么?
到时候还不得乖乖回到你这里上班?”
“额。”杨志刚和王强闻言顿时恍然,随即看向赵书记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敬服。
“年轻人嘛,有时候不撞个头破血流他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
赵东升说着,双手负于身后,离开了办公室……
......
被书记放了一天假的段云回到了家。
齿轮厂的生活区家属楼大部分都是当年苏联援建的那种筒子楼。
每层楼有公共水房和厕所,楼道中堆满了各家的杂物,显得斑驳而陈旧。
段云的家就在二楼左边最里面的位置,十多平米的房间。
里面的家具布置简直堪称寒酸。
除了中间隔着帘子两张床和三把折椅,就只有一个单体立柜和一台缝纫机。
“哥!”走进房门,段云听到一声喊。
循声望去,一个长相俊俏,身材瘦削,十六岁女孩笑呵呵的看着自己。
正是自己的‘妹妹’段芳。
此时妹妹正在缝纫机的台子上看书。
缝纫机平时母亲会接一些做衣服的私活,平时不用就给段芳当写字台。
“哥!这个礼拜天你进城把这收音机修修呗,都还几天没法开机了。”
段芳指着家里的收音机跟段云说道。
“这玩意还用到城里修?”段云闻言笑了笑,随即说道:“我来试试。”
段云毕竟是电子工程学的博士,修理这种老式的收音机根本就不在话下。
“哥,你会修么?别整坏了。”段芳见状柳眉一皱说道。
这年头一台小收音机起码也要一百多块,几乎是一个工人两三个月的工资了。
“放心吧。”段云从缝纫机左边的小抽屉中取出螺丝刀和纱布,一屁股坐在床前抱着那台收音机研究起来。
一般修理这种收音机是需要万用表和电烙铁之类的工具的。
不过段云打算先看看这台收音机的内部构造,然后在做其他的处理。
段芳见状,也只得撅着小嘴走开了,反正收音机也是要进城修理的,索性就仍段云摆弄了。
段云拆开收音机后盖后,用干布擦拭了一下后,一眼就看到了链接开关线圈的地方有着明显的锈迹。
用平头改锥轻轻的刮掉上面的锈迹后,段云重新装上电池,一扭开关,里面顿时传出了沙沙的声响。
“有声音了!?”
听到收音机的声响,段芳一脸惊讶的看向段云。
“这都是小意思。”段云闻言笑了笑,说道:“你哥我可是电子技术专家……”
“吹牛!肯定是你瞎猫碰上死耗子整好的。”
段芳白了自己哥哥一眼,脸上随即露出了笑容,说道:“这下可以继续学英语了!”
“学英语?”段云闻言一愣。
“是啊,每天晚上我都听外国英语台呢,现在偶尔也能听懂一些对话了。”
段芳从哥哥手中拿起收音机,接着说道:“只可惜短波国外台的信号不太好,杂音太大了……”
“额。”段云闻言点点头,随即眼中闪过一抹亮色。
82年开始,英语成绩是会计算到高考总分的。
而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学习外语的资料只有简单的英语教材。
一些学生,则通过收听一些国外的电台学习外语。
只不过这个年代国家对外国电台干扰的很厉害,加上时差问题,所以通常只有夜晚的一段时间才能收到相对清晰的信号。
还有就是一些港澳台的电台经常放一些流行音乐,也是很多当时年轻人喜欢用短波收听国外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段云刚才打开家里的那台收音机后,发现里面的电子元件设计相当的简单。
他可以很轻松的将这种收音机的短波信号放大,去除干扰杂音的。
在这一刻,他有了个想法。
“对了,你们班上的同学用收音机学习外语的多么?”片刻后,段云突然问道。
“他们晚上基本上都用收音机学外语的,我们学校还有补习班,老师也建议我们收听外语台。”段芳回答道。
段云心头一喜,说道:“他们收音机都能收到国外台么?”
“大部分同学家里的小收音机都是工厂发的,没有短波,只能收国内台……哥你问这个干嘛?”
段芳感觉今天哥哥似乎有些奇怪,平时他就是个闷葫芦,眼下却突然一个劲的对她问这问那。
“问这个,是因为我想到了赚钱的办法。”段云笑着对段芳说道:
“小芳,你回头能不能和你英语补习班的同学说下,
如果有需要修理收音机或者想收听国外清晰电台信号的可以找我改装,价格优惠!”
“你!?”
段芳用怪异的眼神看了自己哥哥一眼后,说道:“别开玩笑了,你什么时候学会修理收音机,我咋不知道呢。
要是万一给别人的收音机整坏了,咱们家可赔不起!”
“看来你不相信你哥哥我的实力啊。”
段云嘿嘿一笑,随即说道:“要么这样好了,我这两天就给你的收音机加强下信号,让你白天也能听到国外台。
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的话,就帮哥多在你们学校坐坐宣传,生意好的话,我奖励你零花钱。”
“如果你真的能让我白天也听到国外台,我就给给你宣传!但你要记得给我买好吃的啊。”段芳闻言很干脆的说道。
“成交!”
段云闻言笑了笑,随即对妹妹竖起了大拇指。
对段云而言,修理普通电器虽然对他这个电子机械学博士显然有些大材小用,但这显然是个非常好的生财之道。
和后世的电器修理工不受待见不同,八十年代的电器修理工可绝对是个香饽饽。
那个年代的电器都是在国营商场出售的,出现问题虽然可以到商场修理。
但那个时候电器厂的售后态度相当差,若是想好好让维修工修理一下,还要悄悄塞钱等对方下班后送到对方家里,这种现象非常的普遍。
另外在电器修理收费上,也很难明码标价。
曾经有的地方,修电子打火机的人,摆个维修摊也赚了几十万元,搞单片机的人也有过一段发财的日子。
而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彩电供应紧张时,有那种黑心的修理工,修三个彩电能挣一个彩电的钱,一个件不换也敢收200——300元。
一直到九十年代,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廉价,厂家售后服务越来越好,这个情况才彻底扭转。
段云自然是不可能一辈子干电器修理工这行的,但毫无疑问这是他赚取重生第一桶金的一个好机会。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