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在县衙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的脑海中反复回放着白天的经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房间,他起身走出门,决定趁着早晨清新的空气,好好地观察一下这个时代的市井生活。
李辰漫步在县城的街道上,街上己经有不少小贩开始摆摊设点。
卖豆腐脑的小摊、卖煎饼果子的大婶、还有那些吆喝着叫卖各种货物的小贩们,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画面。
“这位公子,来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吧!”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热情地招呼着。
李辰微笑着点头,走近老奶奶的摊位:“好啊,给我来一碗。”
他注意到,这里的货币主要是铜钱,而铜钱上的文字和图案与他所知的完全不同。
他付了钱,接过热乎乎的豆腐脑,品尝起来。
吃完早餐后,李辰继续西处逛逛。
他看到一群孩童正在玩闹,他们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街道。
李辰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是他很久没有体验过的。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女子从对面走来。
她穿着一袭淡雅的长裙,手持一把精致的折扇,步履轻盈。
她的目光与李辰相遇,微微一笑,行了一个礼。
“公子,您好。”
女子的声音温柔悦耳。
“你好。”
李辰礼貌地回应。
两人交谈了几句,李辰得知女子名叫苏婉儿,是城中一家药材铺的老板娘。
苏婉儿不仅熟悉县城的风土人情,还略懂医术,在当地颇有名望。
“听说公子是新来的县令助手,不知是否己找到失踪案的线索?”
苏婉儿关切地问道。
李辰简单介绍了目前的情况:“我们还在调查之中,但己经有了一些线索。
比如,失踪者似乎都去过同一家酒楼。”
苏婉儿闻言,眼神闪烁:“那家酒楼?
我倒是有几个熟人在那里做事,或许我可以帮忙打听一些消息。”
“那就太感谢了。”
李辰感激地说。
随后,李辰邀请苏婉儿一同去茶馆喝茶,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案件情况。
两人来到茶馆,点了两杯香茗,开始讨论起案件的细节。
“失踪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共通之处?”
苏婉儿询问道。
“从目前的线索来看,他们似乎都曾在某个夜晚离开家门,再也没有回来。”
李辰回答,“而那个夜晚,他们都去了县城北边的那家酒楼。”
苏婉儿听后,若有所思:“那家酒楼最近的确有些奇怪,常有一些陌生面孔出入。
我会派人去留意一下,看看能否找到什么线索。”
随着谈话的深入,李辰对这个时代的了解也逐渐增多。
他开始意识到,虽然科技水平与现代相差甚远,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却是一样的。
无论是茶馆里闲聊的老人,还是忙碌于生计的小贩,都让他感受到了一种质朴而真实的情感。
当太阳高挂天空时,李辰告别了苏婉儿,准备回到县衙继续工作。
今天的经历让他收获良多,也让他对解决这起案件充满了信心。
---这一章中,李辰通过与市井百姓的互动,对古代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与苏婉儿建立了联系,为后续的调查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