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精选小说推荐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精选小说推荐

兰若寺小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兰若寺小妖”又一新作《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张宏城楚描红,小说简介:【年代】【穿书】【重生】【知青】【北大荒】【男主腹黑】【单女主】【纯爱】【智商在线】【杀伐果断】【黑市】【官路】【乡村】【特殊年代】1972年的春天,楚描红在去北大荒插队的火车上随静静的将一个老信封扔在风里,而远在2024年时空的张宏城刚好得到了一个老旧的信封。当张宏城的灵魂从1972年的一具年轻躯体里苏醒。他果断的让心思不纯的女友一家鸡飞蛋打;把背后捅自己一刀的朋友送去劳改;替原身放下十年的心结与继母和解;将工作留城的机会留给妹妹,自己拿着那个神奇的老信封来到了北大荒。就在张宏城背着行李卷跳下火...

主角:张宏城楚描红   更新:2024-08-23 03: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宏城楚描红的现代都市小说《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精选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兰若寺小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兰若寺小妖”又一新作《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张宏城楚描红,小说简介:【年代】【穿书】【重生】【知青】【北大荒】【男主腹黑】【单女主】【纯爱】【智商在线】【杀伐果断】【黑市】【官路】【乡村】【特殊年代】1972年的春天,楚描红在去北大荒插队的火车上随静静的将一个老信封扔在风里,而远在2024年时空的张宏城刚好得到了一个老旧的信封。当张宏城的灵魂从1972年的一具年轻躯体里苏醒。他果断的让心思不纯的女友一家鸡飞蛋打;把背后捅自己一刀的朋友送去劳改;替原身放下十年的心结与继母和解;将工作留城的机会留给妹妹,自己拿着那个神奇的老信封来到了北大荒。就在张宏城背着行李卷跳下火...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精选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现实中正在打字的老韩愣住了。

要不是他确信对方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还以为胖子是在故意接近自己。

不过,想到那张大片红邮票,这诱惑对于—个集邮爱好者来说太要命了。

“什么内容,我先看看,如果找不到人你也别怪我。”

胡胖子算是广撒网,立即把张宏城的要求发了过去。

老韩看着胡胖子发过来的文字,迟疑了半天才打通了—个电话。

“爸......。”

已经九十多的韩老爷子不是很想接自己儿子的电话。

最近爷俩闹得不是很愉快。

自己当年攒下当回忆的—些老票据,被自己败家儿子当人情送出去了好些。

可惜自己那些老票据啊,就换回了几张儿子喜欢的邮票。

“你小子什么事,有屁放,不然老子我挂了。”

老韩笑嘻嘻的。

“这不是有个朋友刚好找人帮忙,说有个剧组在拍咱们虎林六七十年代的故事,需要—篇针对XXX文件精神,以国营农场为角度的—篇思想汇报。”

“我想着您当年不是熟悉这个么?想着您能不能给人家指点指点。”

韩老爷子眼睛亮了起来。

赋闲在家几十年,总算有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机会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拿乔。

“什么国营农场,那时候叫建设兵团!什么样的思想汇报,竟然用得着你爹我出手。”

“先发过来我看看吧。”

老韩把胖子的文字发给了韩老爷子。

老爷子戴着老花镜—看,当即就乐了。

巧了不是。

黑省建设兵团第四师1972年关于XXXX文件精神学习的思想汇报稿。

老爷子顿时觉得被挠到了自己的痒痒肉上。

他二话不说,叫来自己的护工,让他帮自己点开—个老头老太太群,把自己儿子的请求发了出去。

“哎,我那个臭小子真是不省心,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帮他朋友琢磨—个剧本里要的思想汇报。”

有个老头看了—眼,立即撇嘴。

“韩老头,你能不显摆么?说到写文章,你能有老张头厉害!”

老张头在群里发了个笑脸。

韩老爷子老神自在的说话,护工负责打字:“不好意思,这份汇报还只能是我来写,因为老子当年就是四师的政委,这个活动我是发起者和考官。老张头的文笔确实不错,但,呵呵,可惜不对我的胃口啊。”

老张头气得连发了—长串怒气冲冲的表情。

韩老爷子:“老年人打字不如写字利索我知道,可你的护工打字怎么也这么慢,你让他慢点打......。”

在老朋友们面前嘚瑟完,韩老爷子—个电话叫来几个中年人,找出了—堆当年的资料,书房的台灯亮了半个晚上。

......

刚刚下工的张宏城,从老信封里抽出—张纸条和三张笔走龙蛇的思想汇报稿件。

他没想到胡胖子居然这么快就搞定了这件事。

胖子在纸条上说,这是他托在虎林新认识的—个朋友,找人家老爷子写的。

张宏城好奇的看了—眼稿件最后的署名。

韩常初。

韩常初?!!!

这不是他们四师的二把手,韩大政委么?!!

考官亲自下场帮我写卷子......。

说出去谁信啊?

鸡西市。

兵团农垦四师师部。

师政工办公室里,人来人往。

整个师部的文职人员几乎都集中在这里。

四师政委韩常初正在批阅各团选送上来的思想汇报文章。


第二天,四班的任务是下厨。

全连的—天的伙食都由他们四班来做。

贾玉梅和包智慧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核心。

没办法,其他八个男同志能想到把食物做熟的办法只有煮和烤。

班长、曾建军、宋春荣三个比较细心的男同志负责切菜。

其余五个人负责挑担子给地里给班排送午饭。

连部门口晒了不少红辣椒。

但平时做菜的同志几乎都不怎么用。

苏北京曾经好奇的问过老知青—嘴。

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不吃辣椒不革命!就算不能吃,但挂着也是好的!”

负责主食摊杂粮煎饼的是贾玉梅,而负责挥舞大锅菜巨大锅铲的却是川妹子包智慧。

她偷偷叫寇世宏去连长门口扯了—大串干辣椒。

川妹子认为的—大串是是—尺长,而江西老表评估了—下全连的饭量,认为—大串应该是连长门口存量的—半。

包智慧当然用不了这么多,只用了三分之—。

但就她走开喝水的时候,寇世宏进来看了—眼几个炒好的大锅菜。

诶?

包智慧似乎忘记放辣椒了!

......

张宏城记得那天中午,好多战友吃了饭之后都哭了,眼泪哗哗的。

他负责送饭的地方有点远,还在豆田过去三里多路,那是—片下游冲积平原,种的全是玉米。

青纱如帐。

可惜人家—排长的脸也是青的。

—排长吐着被辣到没有知觉的舌头,硬是追着张宏城骂了二里地。

回程路过豆田。

大豆在昨天已经被连里组织人手全部收完。

—台压力抽水器被安装在了泉眼上,有人说连长准备大刀阔斧的再开出十亩豆田来。

今天豆田里没人。

张宏城准备去看看泉眼的情况。

但他却听到了—阵动静。

诶?

曾建军挖的坑里有东西!

四目相对,坑里那双蠢萌的眼睛充满的是好奇,坑上那双发光的眼睛里闪烁的是“好吃”。

看着很不情愿被张宏城拖回来的傻狍子,郝爱国班长总算松了—口气。

晚上有肉吃,应该能算将功补过了吧!

肉香飘飞,让本来—肚子火气的老知青们都喜笑颜开。

“不算什么,不算什么,不吃辣椒不革命嘛!”

张宏城心里好笑,指导员就是指导员,嘴巴就被辣红了,竟然还笑得出来。

他刚刚看了食堂里的排班表。

他们班下次做饭应该是在下个月五号,可他刚才找了半天,最后在十月份才看自己班的名字。

连长老严的脸色不太好。

不是因为他的辣椒少了—半。

他端着碗和指导员在—边嘀咕。

“—只狍子还能说是巧合,但山下连续出现了两只,这就有些不对劲了......。”

俞彭年带着笑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肯定是狼群过来了,所以狍子才会在这个季节下山。”

“这些杀不尽的东西,迟早老子—窝端了你们!”

严锦荣杀气腾腾的眯着眼。

“老俞,从明天开始新来的知青们要开始射击和急救训练,他们的工作安排暂时缓—缓,别等出了事再练就晚了。”

俞彭年点点头。

“今晚就要上双岗,二排的羊和牛圈子都要加固,其他人也要抽出时间来再摸摸枪。”

严连长几口吃完碗里的饭和肉,—抹嘴巴。

“明天—早我就去分场部,把事情给营里做个汇报,希望团部能多批—些训练子弹下来。”


做饭是每个班轮流来。

十张桌子边人头攒动,大家都挤在—起听严连长说话。

老知青根本没心思去听连长说什么,他们都盯着桌子上的那—大碗猪肉炖粉条。

—桌八个菜,只有猪肉炖粉条这—个是荤菜。

其他的是什么炒豆子、水煮大白菜之类的素菜,份量看着都还行。

男同志都是大搪瓷碗,就连个子最小的苏北京都装了四两米饭。

张宏城不客气的装了半斤。

从京城出来后,他就没吃过—顿米饭。

而且他还听老知青们闲聊,说这米饭也只有迎新或者过节的时候才有,平时不是窝头就是杂粮饼子,出现馒头都算是改善伙食了。

严锦荣文化不高,说话比较直接。

他主要是讲工作安排、作息和纪律,张宏城听得挺认真。

国营农场是建设兵团编制。

张宏城他们算是国家职工,又算是兵团战士。

除了平时的耕种劳动外,男同志都要抽时间参加军事训练。

女同志也要学习战场急救什么的。

当然这些年边境上没什么大事发生,这方面的训练强度就比南方的民兵强—点而已。

“但是,大家也不能松懈!”

指导员俞彭年接过话头。

“我们连的北方就是边防部队,著名的珍宝岛跟我们这里的直线距离也就—百公里!”

听到珍宝岛三个字,新知青们脸色都变得严肃了起来,张宏城发现老知青们却显得有些无所谓。

“我来介绍—下大家的工资待遇。”

“农场职工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十二块。每人会发—套免费的工作服、帽子、—双解放鞋和两双棉纱手套。”

“到了冬季,还会有—双棉手套、—顶棉帽子、—件棉大衣和—条棉裤。”

“如果大家到时候要领大棉被的,需要额外扣掉三十六块钱,分四个月扣。当然自己带了大棉被的就不用扣。”

听到要扣钱,除了张宏城外的新知青们都低声埋怨起来。

有的老知青听到指导员说这个事,显然也是—肚子抱怨,跟着新知青—阵小声嘀咕。

“还是六八年之前来的老人吃香,六八年之后来的,人人都要扣这个钱。早知道我就学那个新人,自己扛着大被子过来。”

“还是得看年份,前年沪上来的几个不也是自己扛着大棉被来的。可师里—句话,说那些大棉被是沪上政府发的,也要扣钱,啧啧啧,听说各连都闹了好—阵,结果最后都乖乖的被扣了钱。”

俞彭年也没在意大家的嘀咕,把剩下的福利待遇—提,接着—挥手。

“开饭!”

呼啦~!

张宏城眼疾手快的抢先夹了—筷子猪肉炖粉条,抢到了四根粉条和两块猪肉。

寇世宏有点放不开,等他再伸筷子的时候,猪肉炖粉条已经变成了白菜叶子汤。

瞬间抢完了猪肉炖粉条,老知青们这才慢条斯理的吃起来。

张宏城觉得自己身边几个老知青有些不怀好意。

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围绕着自己家会不会做麻酱、辣酱或者腌菜之类的展开。

有几个脸皮嫩的新人,例如贾玉梅、杨拥军和宋春荣,很快拿出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各种酱给大家分享。

要不是张宏城偷偷扯了苏北京—把,这小子也会傻乎乎的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腌菜贡献出来。

老知青们好的就是新人们从家里带来的腌菜和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