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全篇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

精品全篇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

西湖遇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讲述主角朱雄英朱元璋的爱恨纠葛,作者“西湖遇雨”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主角:朱雄英朱元璋   更新:2024-08-14 07: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雄英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全篇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由网络作家“西湖遇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讲述主角朱雄英朱元璋的爱恨纠葛,作者“西湖遇雨”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精品全篇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精彩片段


他们挖洞、挖土豆、烤土豆,这一系列流程耗时实在是太长了,以至于“大本堂的皇孙们集体失踪了”的消息,直接惊动了朱元璋。

最终,宫人们在大本堂那一侧堵住了刚吃完烤土豆准备开溜回去的皇孙们。

朱元璋知道自己辛苦耕种了好几个月的田地被这群熊孩子给糟蹋了以后,铁青着脸,把带头的朱允炆、朱高煦、朱有爋几个吊在了树上,剩下的几个从犯在墙根抱头蹲下排成一排瑟瑟发抖。

在特别大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

挖特别大的土豆,挨特别毒的打。

“砰!砰!”

“疼!皇爷爷!疼!”

“咱让你吃!想吃什么咱不给你吃?来这里偷东西。”

没挨过打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朱元璋拿着藤条给这几个顽劣的小子抽得屁股开花,除了平时被朱棣揍习惯了的朱高煦能忍着疼一声不吭,其他人包括朱允炆在内,各个求饶不止,鼻涕眼泪一起下来。

眼看着都揍肿了,朱元璋这才停下手。

而东宫的朱标夫妇也闻讯赶来,赶忙劝说。

“父皇,孩童顽劣嘴馋,偷东西吃确实不对,但教育教育就行了,也不至于打成这样啊。”

朱标不说还好,一说朱元璋就来气,而且是又来气又心疼。

“看看大孙,再看看你们这群除了吃就是吃的废物!这都是大孙给咱送过来的粮食,咱辛苦种了好几个月,全让你们这群废物给糟践了!”

朱高煦这小子脑后全是反骨,这时候不仅不低头认错,而且觉得自己挺有理:“皇爷爷,你那一亩地剩那么多株呢,数都数不过来,那一株里面的大豆子,我们一人一个吃到撑才吃了九个,剩下的少说还有几千个,不至于这么骂吧。”

还在嘴硬!

朱元璋被气的又举起了藤条,就在这时候,他手里的藤条忽然悬在了半空中。

事情好像有哪里不对。

“你给咱再说一遍。”

被吊起来打的朱高煦这时候咽了口唾沫,以为朱元璋生气了。

小丈夫能屈能伸,朱高煦果断选择了闭嘴,被打一顿跟被打到半死之间的区别他还是懂的。

朱元璋扔了藤条,柔声细语地又说了一遍。

朱高煦被吓得毛骨悚然,他是真不怕表面生气的朱元璋,但这个状态的朱元璋他是真怕,朱高煦紧闭着嘴拼命摇头。

直到朱元璋把他放了下来,保证不打他以后,朱高煦才重复了一遍。

朱元璋终于明白哪里不对了。

一亩地,他种了三千多株土豆,一株土豆如果有5-10个块茎,那一亩地就有两万多个土豆块茎,一个土豆块茎就够这些孩童一顿吃到撑,一亩地的土豆,能供一家人吃多久?

而且,他才种了不到三个月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呼吸顿时粗重了起来!

朱元璋的双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展开。

他紧紧地抓住朱高煦的肩膀,声音不自觉地有些颤抖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你们一人一个就吃撑了?”

朱高煦被朱元璋的反应吓了一跳,他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头:“是的,皇爷爷,我们没吃完的还埋在洞里呢,您可以派人去挖出来看。”

朱元璋没派人,他亲自去带着朱标和这些皇孙去挖的土豆。

“你给咱再烤一次。”

朱高煦听命行事,开始搭石头窑烤土豆。

吃了三个烤土豆,朱元璋也基本吃饱了,朱标也差不多。

看着这些个头比拳头还大的土豆,品尝着土豆独特的软糯香甜的口感,朱元璋心中的震撼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随后,朱元璋又让自己的孙子们挖了几株土豆出来,他们用衣服兜着满满登登的土豆,朱元璋亲自数了数,发现果然如朱高煦所说,一株土豆最少的有4个,最多的甚至有12个,平均数大概在6-7个左右。

实际上,朱元璋自己都没意识到,他辛辛苦苦种了这么久的地,竟然能产出如此产量惊人的粮食,这土豆的产量,实在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一个土豆的重量在一两到二两之间,而一株土豆摘掉其他部分,大约有一斤多重,也就是说,这一亩地的土豆产量,哪怕是保守估计,都有足足三千斤!

——三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现在大明最高产的作物,也就是占城稻,在平均状态下,通过精耕细作,亩产也就是三百斤,光是土豆亩产量就是占城稻的十倍!

而且根据朱元璋亲自耕种的经验,这土豆和红薯,需水量是远远不及水稻的。

用水比水稻少,产量是十倍!

这哪是土豆,这是金豆!

这是大明百姓的天降福音!

朱元璋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他仿佛看到了解决百姓吃饱肚子问题的希望。

什么小冰河期,有了这玩意还怕小冰河期?

朱元璋恨不得立刻下令将土豆的种植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所有的百姓都能种上这种高产的作物。

不过朱元璋也知道,他手里的种子不够,这时候只是实验性的。

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惊人的结果以后,朱元璋也对朱高煦等人改变了态度,他不仅没有再责怪他们偷吃土豆,反而奖励他们可以三天不去大本堂自由玩耍。

朱高煦等人听到朱元璋的赞扬,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然后火速开溜。

朱标此时也反应了过来,心中的震惊不亚于朱元璋,他作为太子,深知大明粮食的紧缺和百姓的饥馑,更知道这种高产作物对小冰河期的意义。

“父皇,这土豆的产量如此惊人,若是能推广种植,我大明的百姓就再也不用为饥饿所困了!”朱标激动地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标儿,你说得对,这土豆就是咱们大明的希望,咱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百姓们都能种上这高产的作物。”

“种子,还是得找英儿要更多的种子。”

“这是一方面,咱再仔细研究研究这土豆是怎么繁殖的,是自己结种子还是直接种这些土豆就能长出来新的。”

“而且。”

朱元璋的目光看向了种植红薯和玉米的田垄:“这两种作物的产量,就算不及土豆,恐怕也不差多少。”

朱标也是由衷感叹道:“多亏了英儿啊!”

“是啊。”

朱元璋这时候才从土豆亩产量带来的震撼中彻底缓过神来。

“真不知道英儿还能给大明带来多少惊喜。”


朱标听到头顶传来的声音,顿时惊疑不定了起来。

这是有人躲在周围说话?

朱标举目环顾,却并未见到有什么人躲藏在周围。

作为亲王规格的坟茔,这里除了四座文武石人,以及左右对称的六座石虎、石羊、石马,加起来一共十座实心石像以外,方圆一百步可以说是一览无余,空荡荡的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而坟茔上面也没有树,不可能是有人躲在上面说话。

当朱标从墓碑那也绕了一圈后,他终于意识到,这似乎不是他之前认为的什么江湖人士的障眼法。

“难道真的是英儿?”

朱标瞪大了眼睛,极为不可置信。

他做梦也没想到,朱元璋之前所说的一切,他认为不可能的一切,竟然都是真的!

“不错,就是英儿。”

看着震惊中的朱标,朱元璋暂时懒得跟他计较之前不信自己的事情,只是示意他噤声,给他指了一处地方。

朱标顺着朱元璋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方才看到,在月光下,有一个吞噬了光线的洞口出现,看来声音就是从那里出来的。

亲眼见证了这神异的一幕,朱标的世界观“砰”的一声碎了一地。

他从小接受的就是传统的儒学教育,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以往朱标是根本不会去想这些事情的。

而今夜所见之事,实在是让他震惊无比!

英儿,竟然真的能在那边与这边沟通!

当朱标亲眼见证了这一切,亲耳听到了声音后,他现在的情绪可以说复杂极了。

朱标既有之前错怪父皇的尴尬,又有面对这神异一幕本能的惊恐,而除了这些情绪以外,一想到病榻上的母后,朱标又升起了一丝期冀......如果是英儿显灵,那或许真的有办法救母后!

然而,话语过去了很久,却并没有药出现在他们面前。

朱元璋刚刚重新燃起的希望,渐渐熄灭了下去。

“咱什么都没收到,难道,那头不能往这头送东西?”

忽然这时候,又传来了声音。

“爷爷你等一下!”

听到这个声音,朱标也试探性地喊了一声:“英儿?”

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朱标有些怅然,莫不是英儿哪怕到了那边,也不肯原谅自己?

他心里很难受,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因为一直忙于政务,而忽略了儿子,以至于英儿生病的时候,他都以为是小病,最终酿成悲剧。

——————

朱雄英纯粹是没听到而已。

这一次,神秘漩涡的大小,光是目视,就能看出来明显比第一次要扩大了一些,已经有半个拳头大小了。

朱雄英一开始就从兜里拿出一张纸巾,系在一根树枝上,然后递了过去,纸巾碰到神秘漩涡的尖角部分,一瞬间就消失无踪。

朱雄英得出结论,这东西目前肯定不能用肢体去触碰。

而他扔进去的几盒药,扔的时候肯定是在漩涡里面,没有被边缘剐蹭消失,可对面却没收到,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说明药品在传输的过程中给传输没了。

而药品传输没了,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漩涡传输不稳定,可能扔进去十盒药品,只能有一盒通过;第二种是漩涡改变了药品的时间属性。

朱雄英觉得,第一种的可能性有,但实在不大,他都扔进去好几盒药了,得运气多背,才能一盒都收不到?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药品的时间属性被改变了。

那么药品究竟是时间流逝老化了,还是时间回溯变新了?

参考爷爷通过漩涡给自己捎过来的宝钞,在爷爷手里肯定是新的,而到了自己这边,就已经自然老化了,卖出去的时候,鉴定师都觉得是从明朝传下来的东西。

而药品哪怕老化,有胶囊和塑料装药片这些东西在,应该是很难一点都留不下的。

因此,朱雄英推测,最大的可能,是自己这边往爷爷那边的大明时空送东西,会让物品的时间属性回溯!

所以药品一扔进去,直接被恢复成了还没有出现时候的状态,也就是一片虚无。

但这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如果假设成立,时间回溯要回溯到什么时候?

明朝1368年建立,1644年灭亡,所以爷爷那头距今长则六百多年,短则四百多年,虽然爷爷没说穿越到了具体哪朝,但是考虑到爷爷用的是洪武宝钞,所以大概率是在明初,洪武朝或者永乐朝。

问题就在于,宝钞可以经历几百年的老化,可朱雄英不可能找到几百年前的药品啊!

所以,如果是等比例时间回溯,那么他找到什么药都没用,送进去都是化为虚无。

可朱雄英也不能不找,毕竟爷爷穿越到了大明,还惦记自己钱够不够花,如果自己因为嫌麻烦就不给爷爷找药,让爷爷的新老伴病死了,那也太不孝顺了!

故此,朱雄英骑车一溜烟地去找过期药了,朱标那句话,他压根就没听见。

而由于双方的时间流速并不一致,对于大明来说,现在是晚上,而对于这头的朱雄英来说,却是早晨。

——————

此时,在小镇的角落,隐藏着另一座被岁月侵蚀的老旧教职工宿舍楼。

清晨的阳光透过楼前稀疏的树叶,斑驳地洒在朱雄英年轻而英俊的面庞上,他刚骑车冲刺了好几千米,额前还挂着细微的汗珠。

绿色捷安特自行车被他娴熟地停在楼下,踢车蹬上锁一气呵成,随即朱雄英迈着匆忙的步伐踏上楼梯。

这里他很熟悉,因为他小的时候就经常来这里玩耍,有太多的回忆和故事发生在这里了。

二楼的楼道尽头,有一扇两侧贴着半掉下来春联的镂空门,门后的布帘子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朱雄英站在门前,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

“谁呀?”门内传来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那是李奶奶。

“是我!雄英!”朱雄英大声地喊道。

“你吼的辣么大声干嘛吗?”

“您耳背啊!”

“哦哦,对,我耳背。”

朱雄英忽然想起来一个新闻,有个阿兹海默症患者忘记自己是盲人,所以视力恢复了一部分......

门缓缓打开,李奶奶的声音里透着一丝迷茫,看着朱雄英的眼神却又带着无法言说的亲切。

“雄英啊,今年上小学了吗?”她乐呵呵地问道,她的记忆,仿佛还停留在多年前那个朱雄英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光。

朱雄英微微一愣,随即温和地纠正道:“李奶奶,我都上大学了。”

“上的哪个小学啊?年纪不大长这么高了。”李奶奶似乎并没有听清他的话,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朱雄英看着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李奶奶患有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对于她来说,记忆早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他不再试图解释,而是直接问道:“李奶奶,我能进去借点药吗?”

朱雄英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急切。

李奶奶犹豫了一下,似乎在努力思考着什么,然后她点了点头,让开了门。

“进来吧。”

朱雄英走进屋内,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那些陈旧的家具,自从老伴没了,李奶奶一直都是一个人住在这里,孤独地守护着这间充满回忆的房子。

李奶奶慢腾腾地走到衣柜前,从里面拿出一个用报纸包着的箱子,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盖着的报纸,露出里面一堆已经过期的药瓶。

“这些药我都不太吃得上,我身体还好,先借你用吧。”她指着地上的箱子,脸上的笑容很慈祥。

这些药,不是她吃不上,而是她糊涂了又舍不得吃,所以放着放着,就都过期了。

朱雄英蹲下身查看箱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李奶奶虽然糊涂了,但她的心地依旧善良,她能把这些舍不得吃的药借给自己,足以说明她对自己的信任。

朱雄英从里面找出了过期的抗生素、退烧药、消炎药以后,用报纸包好,装进背包里就飞奔下楼了。

李奶奶这时候却忽然从阳台探出头来,对他认真喊道。

“借可以,你可得还啊!我记着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