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采苹沈知宴的现代都市小说《优秀文集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由网络作家“妖妖若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妖妖若水”,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就她这情况,休同和离,有什么区别?而且也根本改不了。有这个闲功夫,不如多想想怎么挣钱来得着实在。叶采苹说:“能要回两个丫头,我已经很满足了,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叶老太点着头:“采苹说得对。二全你就别添乱了。”牛车上的人很是赞同,七嘴八舌地说教叶二全。叶二全挠了挠头,不敢再作声。叶老头脸......
《优秀文集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精彩片段
叶采苹一行11人,分坐在两辆牛车上,缓缓离去。
青河村和李家村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两条村子隔着一条大河斜对着,但要走四里路才有一条桥,过桥后又得往回走五里路才到李家村,加起来差不多十里路。
想着叶采苹有伤在身,叶里正便用了牛车。
这牛车一辆是叶里正家的,一辆是到邻村借的。
“我越想越不甘心!”牛车上,叶二全气愤道,“哪能他们想休就休!咋样也得补偿个十两八两才叫事儿!”
叶采苹没作声,她自来不是个愿吃亏的。
但原主以前的坏名声和愚蠢,把他们架在一个绝对劣势的境地。
再加上李婆子是真的断了腿,还有所谓的邻居作证,李家村全员站在李志远这边,被休是铁板板上的事。
便是闹到官府,也告不赢,更别提是要钱了。
也别想什么非要把休改成和离了,就她这情况,休同和离,有什么区别?
而且也根本改不了。
有这个闲功夫,不如多想想怎么挣钱来得着实在。
叶采苹说:“能要回两个丫头,我已经很满足了,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
叶老太点着头:“采苹说得对。二全你就别添乱了。”
牛车上的人很是赞同,七嘴八舌地说教叶二全。
叶二全挠了挠头,不敢再作声。
叶老头脸上难得带着点笑意:“招娣姐俩到了咱们叶家,就得改姓了。我给她们起了个新名字,采苹你听听好不好。”
“爹你说。”叶采苹笑眯了眼。
“老大家的闺女叫金花,老二家的叫银花。我想了一整晚,招娣呢,以后就叫翠花,来娣叫如花。咋样?”
翠花?如花?!叶采苹晴天霹雳,整个人都惊呆了。
“哎呦喂,大伯咋这么会起名呢!”叶二婶夸道。
“好名好名!”叶里正也夸。
叶老头被夸得飘飘然,一脸骄傲。
招娣和来娣一脸欣喜,招娣说:“外公,这名字我很喜……”
“不!”叶采苹慌忙打断,强笑道:“爹,其实、其实……我也想了一整晚,已经给她们起好名字了。那个……”
叶采苹恨呀!
昨晚因为空间而兴奋了一整晚,把这事给耽误了。
本来想等两个丫头要回来后,再慢慢想的,哪料到她爹这么猴急!
叶老头和车上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她。
“咳……我想着……希望她们以后……前程似锦,每天都充满欢乐,所以给她们起名,叫、叫……锦儿和欢儿,对,招娣以后叫叶锦儿,来娣叫欢儿。”
叶采苹说完,不由回味了一下。
叶锦儿,叶欢儿,这随口起的名字竟然还不错。
不复杂,没有很深的含义,不雅也不俗,却简单直接,很适合她们。
叶二全连忙发挥他的舔狗属性:“锦儿和欢儿,妹妹这名字起得就是好。”
叶老太也道:“我觉得比老头子起得好。”
叶老头板着脸,眼里却藏不住笑意:“行吧,的确比我起得好。以后就叫叶锦儿和叶欢儿了,是咱们老叶家的丫头。”
叶老头已经想好了。
三个月后,女儿再嫁,两个丫头就留在叶家,不跟着过去了,没得受委屈。
左不过是多费几两银子嫁妆而已。
新鲜出炉的叶锦儿和叶欢儿红了眼眶:“谢谢娘亲,谢谢外公外婆。”
招娣和来娣这两个名字,她们知道是什么意思。
虽然她们也希望能给娘招个弟弟,但内心深处到底是有些别扭的。
现在改名了,姐妹二人有种豁然开朗的轻松之感。
外公外婆对她们一向都是极好的,她们不怕干活,就怕留在李家,被亲奶卖了换钱。
而且,娘亲今天也是破天荒的温柔,让她们的心暖暖的,二人对以后的生活更向往了。
走了两刻钟,牛车停在叶家老旧的院门前。
几人下了车,叶老头道:“里正,二弟,还有铁牛媳妇和柱子媳妇,今天谢谢你们,中午就在咱家吃吧!”
叶里正却摆手:“不用了,家里已经做好饭了。”
叶二叔等人也连声拒绝,这粮食多珍贵呀!
今年灾害不断,又是干旱又是蝗灾的,这次秋收不及往年一半,这年景,谁家不是吃糠咽菜,勒紧腰带过日子的。
叶里正说完,便和叶二叔等人牵着牛离开了。
杜氏和韦氏等人听到动静,走了出来,当看到叶锦儿姐妹时,不由一阵惊讶,竟然真的要回来了?
韦氏急忙道:“我、我跟银花把西屋收拾一下。”
叶采苹说:“不用了,锦儿她们跟我住。”
原主是娇惯了的,回娘家都得自己一个房,两个女儿就扔西屋,跟金花银花挤着。
“锦儿?”韦氏却注意到陌生的名字。
“招娣和来娣改名了,以后叫叶锦儿和叶欢儿。”
叶锦儿姐妹连忙上前,低声打招呼:“大舅母、二舅母、表哥、表姐、表妹们好。”
韦氏木木地应着,杜氏抿了抿嘴没作声。
叶采苹带着两个女儿回房。
她在娘家一直有自己的房间,就算出嫁了,房间也留着。
叶家是普通的农家小院。
北边并排着三间房,叶老头夫妇住左边,叶采苹住右边,中间是堂屋。
东厢也是三间屋子,住着叶大全夫妇、叶二全夫妇。叶勇、叶轩和叶鹏兄弟同住一个房。
西边分了六个区域,一个是金花银花的房间,紧挨着的是厨房、放柴禾和农具的棚子、茅房、鸡窝和猪圈。
房子后面围出一片菜地,种着常吃的蔬菜。
院子小小的,勉强够住。
叶采苹母女把衣服放进柜子里。
这是她出嫁前的房间,床、衣柜、五斗柜,一应俱全。
因为没多余被子,不能再搭一张床,现在只能母女仨挤一挤了。幸好床不算小,是1.5米的床。
“娘,你头上的伤痛不痛?”叶锦儿担忧地看着叶采苹包着布巾的头。
“不痛了。”叶采苹笑了笑。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她穿来了,头上的伤竟然好了很多,就是有些破损,多抹两天药就能好了。
“咱们出去,瞧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母女三人刚出了房,就见叶大全背着一个大麻袋走进大门。
看到叶锦儿姐妹,叶大全立刻喜笑颜开:“招娣,来娣,你们真的到咱家了!”
“大舅舅!”两个丫头连忙走过去,叶锦儿道:“我们改名啦,我叫锦儿,妹妹叫欢儿,娘给取的。”
“嘿嘿嘿,小妹就是会取名字,好听。”
翌日,叶家全家都精神饱满是起床。
昨晚他们还生怕半夜会毒发,现在平安起床,又惊又喜。
再想想那漫山遍野的木薯,不由焦急和心头火热。
匆匆洗漱,除了韦氏和叶银花留在家里做饭,众人背上背篓,挑起大箩筐,便风风火火地出门了。
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
看到老叶家这么大阵仗,有些吃惊。
“大全,你们这是去哪呀?背这么多东西,你家麦子提前成熟了?哈哈哈!”村民叶喜牛扛着锄头,玩笑道。
只有收成的时候,才会这么大阵仗。
叶大全脚步不停:“到山上找找,瞧能不能挖到点吃的。”
叶喜牛好笑了:“山上能吃的草都快被人薅秃了,这么多萝筐,也就山上的毒根够你们装的。”
“哈哈,对对,就是装毒根的。”
叶大全答应着,便随着家人们快步而去。
叶喜牛摸不着头脑,想继续说,但人已经走远了,只当叶大全是开玩笑。
一路上,不少像叶喜牛这样的村民。
叶老头等都是随便敷衍几句。
很快,一家人气喘吁吁地来到了木薯林。
叶家众人一个个双眼放光,这全是粮食!
叶采苹说:“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没处理过的木薯全株都是有毒,不要碰到嘴了。”
“砍下来后,不要去皮,咱们先挑回家。”
“嘿嘿嘿,放心。”叶大全放下手中的扁担,拿起锄头来。
嘿咻一声,便开挖。
叶老头和叶二全也不遑多让,开始挥舞着锄头。
叶勇兄弟三人在叶老头的指示下,又是拖,又是拽,很快,一棵完整的木薯便被拽了出来。
看着硕果累累的大木薯,一棵足有二三十斤,叶家众人不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满脸欣喜。
“继续!”叶老头兴奋地道。
叶大全见叶采苹额上有细汗,心疼坏了:“小妹你累不?要不你坐在边上歇歇?”
叶采苹瞪他一眼:“我又不是纸糊的,哪有这么虚弱。”
叶大全见她精神头很足,这才作罢。
叶家男人们负责挖和拽,女人们即是把木薯砍下来,并装到背篓和萝筐里。
忙得热火朝天,挥汗如雨,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一样。
专心干活时,时间便过得飞快。
眨眼功夫,便到了中午。
韦氏和叶银花提着食盒上山,便见叶采苹等在砍木薯和装筐,当看到满满当当的木薯时,双眼大亮。
“一个上午就挖这么多了。”韦氏道,“这得有六七百斤吧!”
杜氏把一根肥大的木薯扔进筐里,抹了把汗:“可不,累死个人了。”
可语气里丝毫没有抱怨,满满都是开心。
“阿爷阿爹,吃饭喽。”叶银花小手作喇叭状,朝着木薯林大喊。
叶老头等才意犹未尽地放下锄头。
叶大全一边用搭在颈脖上的毛巾擦着汗,一边走过去。
众人到山溪洗了手,才一屁股坐到地上,端起粗瓷碗开吃。
今天这顿午饭下足了料,竟然是一碗干饭,不是粥。
糙米混着一点萝卜,上面铺着切成一片片的木薯。还有小咸菜和大白菜。
这是叶老太让煮的。
有了这么多木薯,就不愁饿肚子了,便让韦氏煮了顿干的,好犒劳一下家人们。
虽然没有肉,但一家人很久没吃这么实在了,便吃得津津有味。
“好久没吃干饭了。”叶二全舔舌头意犹未尽。
叶采苹道:“下午咱们别挖新的了,还有很多断在地底下的,咱们把这些断掉的挖出来。”
众人答应着,放下饭碗,便继续忙活。
韦氏和叶银花也没回去,一起帮忙。
一个时辰后,断在地下的木薯也被扒拉出来了。
众人把木薯收拾好,装筐的装筐,装背篓的装背篓,足有八百多斤。
叶大全和叶二全嘿咻一声,各自挑起两个大萝筐,两人都是壮劳力,一人就挑了足足200斤。
叶采苹道:“大哥二哥,你们别挑这么多,分些给我们。”
叶大全笑着:“这算个啥,200斤而已,咱们到外面扛大包,一次就能扛三百多斤。”
叶老头见叶采苹知道心疼他们,很是欣慰:“他们习惯了。”
剩下的四百来斤,众人便用背篓分装好,一人背个三十来斤,对于农户人家来说,那是极轻松的事儿。
下到山脚时,老叶家便坐下休息。
“嘿咻。”叶大全兄弟把几百斤木薯放地上。
杜氏等面不改色,便是连叶锦儿和欢儿都神色轻松,只有叶采苹气喘吁吁的。
喵的,这破身体!
叶采苹在心里暗骂着,原主自小就养尊处优,从不干重活。
成亲后只干家事,等两个女儿大了,家务活几乎都落到两个女儿头上。所以这身体弱唧唧的。
“娘,放些到我这里吧。”叶锦儿知道叶采苹干不了重活,上前把她蒌里的木薯放了两根到自己那里。
叶采苹脸色微红:“不用,我能背。”
叶鹏走上前:“小姑身上的伤才好,让咱们来吧!”
说着三两下把叶采苹的木薯搂了一半到自己背篓里。
叶大全嘿嘿笑着,把剩下的搂到了叶勇的背篓里。
叶采苹有些无语。算了,这破身子的确有些弱,得好好锻炼才行。
杜氏和叶金花早已习以为常,翻了个白眼,权当没看到。
休息了一会,继续赶路。
叶老头和叶勇拿过叶大全兄弟的扁担,挑起那四个萝筐的木薯。
叶大全兄弟即接过他们的背篓。
家里人手够,不用可着劲地使唤一两个人,都换着挑。
一家人14口人,挑着满满当当的木薯,走在村路上,别提多壮观了。引得路上的村民频频回头。
“哎呦喂,这是啥?”几个妇人抱着一盆衣服,目瞪口呆地看着走过的叶家众人。
“这……好像是毒根!天啊!他们挑着的是毒根吧!”
“有田叔,你们为啥挖这么多毒根?”
可叶老头等已经快步离开,哪有空回答他们。这更引得人想寻根究底了。
叶家挑着几百斤毒根回家,根本瞒不着,很快便传遍了全村。
这老叶家,挖这么多毒根干啥?
这是饿得受不了,想吃毒根?
好好的,咋这么想不开啊!
等回到家,才放下木薯,还来不及坐下,便见好些村民围在院子外。
叶里正和叶二叔一脸震惊地走进门,看着放了满地的木薯,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叶二叔一脸惊恐地看着叶老头:“这……竟然真是的毒根!大哥,你们挖这么多毒根干啥?”
叶老头擦了把汗,笑道:“当然是吃啊!”
“天啊,他疯了!”篱笆外响起一阵惊呼。
不知什么时候,外面围了一圈村民,听着这话,个个像看疯子一样看着他们。
叶二叔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是给耗子吃吗?准备药耗子?”
叶老头用脖子上的布巾擦着脸,笑骂一句:“你才药耗子。采苹这丫头发现了去除毒根毒素的方法,只要把毒处理干净,就能当粮食。”
说着一脸自豪。
围观的村民一阵哗然,交头接耳起来。
“这毒根能去除毒素,当粮食?”
“不可能!”一个五十多岁的黑瘦婆子上前,正是黑狗娘,“前几天我家黑狗才吃这玩意中毒了。”
“呕!呕——”她身旁的刘黑狗一看到木薯就应激了,想起满嘴大粪的感觉,一边干呕着,一边冲出了人群。
“黑狗!黑狗啊——”黑狗娘追了出去。
村民们看着这情景,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她不知道胡椒和花椒是什么。
叶采苹答非所问:“昨晚大嫂炒的那盘白菜,放了什么,娘吃出来了吗?”
叶老太怔了下,叶欢儿抢着答:“放了猪油渣—起炒呀!”
“还有呢,要放的东西全说说。”
“嗯……首先—定要放大白菜和油渣,然后……盐、猪油、还放了酱油呢。”
叶锦儿补充:“我还吃出了酸味,放了点醋。”
叶采苹点头,望向叶老太:“瞧,这不是很明显吗?大家都是有味觉的,放了些啥,大概都能吃出来。我这胡辣汤也—样。”
“可……咱们都不懂你那些药粉是啥……”叶老太皱眉。
叶采苹笑道:“那是因为娘你不是郎中。就算普通人不认得药材,可那些药堂的掌柜、小二、还有郎中、采药人,—吃,就能猜到个大概。”
“那……胡辣汤的秘方不就要泄露了?”
叶老太很是紧张,便是连叶锦儿姐妹都神情忐忑。
叶采苹说:“他们能猜到大部分,特别是胡椒和花椒这么明显的味道,那是—吃就能猜到的。另外十几种大料,便是味觉特别好的,也不可能全都猜中。”
“再说,就算全都猜到了又如何,还有比例呢。那不是轻易就能尝出来的。而且千人千味,就算是炒盘大白菜,不同的人做出来味道也是不同的。”
“有的很难吃,有的就很好吃。所以,不必担心。”
叶老太三人听着,这才松了口气。
叶老太笑道:“是我老糊涂了。”
“哎呦,在聊啥时。”这时,隔壁胖婶笑嘻嘻地走过来,手里还捧着—盘肉包子,“来,吃包子。”
叶锦儿和叶欢儿懵了,狐疑地看着她。
这两天,胖婶对她们的敌意有多大,她们可是—清二楚。眼下竟然送包子给她们吃?
胖婶丈夫笑着上前:“今天真是多得你们,我们的馒头和油条—个时辰就卖完了!以前都要卖到中午的,还未必能卖完。”
叶采苹笑道:“胡辣汤配油条,—直都是绝配!当然,馒头包子也不差。”
胖婶丈夫突然想起昨天叶采苹说的话,当时叶采苹说,过几天,他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当时他还以为是客气话,哪想,不用过几天,第二天,他们的生意就好起来了!
这都是胡辣汤带旺的!
“妹子,你别怪大姐,昨天是大姐不知好歹。这是道歉礼和谢礼,请妹子你原谅侧过。”
胖婶也是个爽利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
该生气时,便恨死对方。该谢时,又能把以前的仇恨踢飞,真心实意地谢。
叶采苹接过:“好,那就谢谢你们了。”
胖婶和她丈夫摆了摆手,转身回摊了。
他们的糙米粥还有大半桶呢,瞧中午前能不能卖完。
叶采苹把肉包子分给叶老太三人。
叶老太舔了舔舌头,笑道:“昨天就吃过了,今天就不用了。我拿回家给勇儿他们吃。”
叶锦儿和欢儿虽然很想吃,但想到叶老头等还没吃过呢,便把包子放回盘子里。
叶锦儿说:“表哥和表姐们还没吃过呢,留给他们。”
叶采苹笑道:“不用,你们吃吧!我—会再买几个就行了,让家里人都能吃上。今天收摊时间早,你们八斤叔还在镇子上,咱们让他提前把咱们送回去。”
“好!”
“你们在这收摊,我去买东西和叫他。”
叶采苹说完,便背着背篓离开了。
镇子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叶采苹在街上买了20个肉包,10个馒头,14块桂花糖,5斤五花肉。
想了想,又到陶器店买了—个大砂锅。这才去找叶八斤。
说着,叶老太突然好像抓到了重点,双眼一亮:“要不咱们再等等,说不定再拖个一两年就降价了呢!”
叶采苹好笑了,这是要等过季大促销呀!
杜氏气道:“能降多少?打半折也得十两呢!咱们还是要不起。”
“而且真到这个价,不等咱们攒到钱,已经被人娶走了。咱们还是想想别的姑娘吧!”
说着,杜氏瞥了叶采苹一眼。
幸好她当时机灵,跟叶采苹来了个三个月之约!
三个月后,叶采苹还找不到婆家,婚事任凭她做主!
只要把叶采苹嫁得远远的,让娘家够都够不着,就不会拖累勇儿说亲了。
婆媳俩叽叽呱呱地讨论着,叶采苹已经默默出门了。
叶家是因为原主的搞和,才会一贫如洗,也拖得叶勇娶不上媳妇的。
她得快点搞钱,先让叶勇娶上媳妇再说。
……
黄媒婆出了叶采苹家,便来到了胡家。
秀秀娘一看到黄媒婆,便哎呦一声,把人迎进屋里,一边端茶一边说:
“可是有好消息了?上次说的河岸村的小伙怎样回?”
黄媒婆有些无奈:“那小伙本来还挺满意的,但一听要二十两……就拒绝了。说这个价都能娶三个媳妇了。”
“要我说……你家秀秀是不错,但这要价是不是太高了?前面王家村的闺女会做绣活,茶饭家务样样好,模样也出挑,也不过是要了八两而已。你家秀秀……”
“不行,少一个子都不出门。”秀秀娘想也不想就拒绝了,“我那七个儿子都是秀秀带出来的,我家秀秀天生带子命!包生儿子。”
黄媒婆无语死了,怎么这阵子遇上的都是奇葩。
黄媒婆站起来:“行吧,那我回头再看看,遇到合适的再来。”
说完,黄媒婆便走了。
胡秀秀背着一蒌猪草,直到黄媒婆的身影消失才进门。
她满是羞愤:“娘,你不要老说什么包生儿子行不行,我要不要脸了?”
秀秀娘不同意:“这本来就是事实呀!我能生七个儿子呢,你也能。谁娶了你,就是娶了只金母鸡回家,准人丁兴旺。”
胡秀秀羞愤欲死:“你不要再胡说了。我不是什么母鸡!我也不会嫁人,你别忙活了。”
说完转身出了屋,把背后的猪草往墙角一扔。
“死丫头,嫁不嫁人啥时候轮到你说了算。”秀秀娘连忙跟上去,“别以为我不知道,那个叶勇,你想也不要想。”
“指望他能拿出彩礼,除非太阳打西边升起。他家穷得丁当响,媳妇娶进门都没地方住。还有个无底洞似的小姑,简直是个火坑。”
胡秀秀皱着眉:“阿娘,不管他小姑如何,至少她教给大家怎么处理木薯。”
“木薯虽然还没上岸,但瞧着每家都能分到不少。这都是托了她的福。咱们该感恩,而不是背地里编排人家。”
“你——死丫头,再顶嘴今晚就不准吃晚饭。”
……
叶采苹背着背篓出门,在河边找到洗衣服的叶锦儿姐妹,跟她们说,晚上等她回来再做饭,便离开了。
上山路上,遇到不少种木薯的人。
“采苹,挖野菜呢?”
“嗯呢!”
她也不是真的要上山挖什么,不过是装个样子。
她在山上转了一圈,便找了一个没人地方,打开空间面板,搜索:人参!
正所谓穿越必挖人参,没有人参,创造人参也要上!
现代的人参几乎都是人工种植的。
叶采苹挑挑拣拣,很多几十块就一大把的,但那种质量太差了。
【客官选择了一株10年人参,价格100文钱,如要购买,请确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