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全本小说阅读

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全本小说阅读

妖妖若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是作者大大“妖妖若水”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叶采苹沈知宴。小说精彩内容概述:当她再次醒来,就成了个被休的下堂妇,娘家很不待见她。不是因为她们人不好,而是原主实在是个极品!为了给夫家盖房,原主像条疯狗似的抢走了娘家的每一分钱财。为了供相公读书,原主把侄子的学费抢了过来。后来相公高中,原主却被休了。负心男!我们走着瞧!她开始撸起袖子种田养家,一步步把全家拉进了小康程度。前夫哥和婆婆吃的却还没狗好,知道后哭晕在了厕所。...

主角:叶采苹沈知宴   更新:2024-07-21 12: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采苹沈知宴的现代都市小说《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全本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妖妖若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是作者大大“妖妖若水”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叶采苹沈知宴。小说精彩内容概述:当她再次醒来,就成了个被休的下堂妇,娘家很不待见她。不是因为她们人不好,而是原主实在是个极品!为了给夫家盖房,原主像条疯狗似的抢走了娘家的每一分钱财。为了供相公读书,原主把侄子的学费抢了过来。后来相公高中,原主却被休了。负心男!我们走着瞧!她开始撸起袖子种田养家,一步步把全家拉进了小康程度。前夫哥和婆婆吃的却还没狗好,知道后哭晕在了厕所。...

《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全本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叶采苹一行11人,分坐在两辆牛车上,缓缓离去。

青河村和李家村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两条村子隔着一条大河斜对着,但要走四里路才有一条桥,过桥后又得往回走五里路才到李家村,加起来差不多十里路。

想着叶采苹有伤在身,叶里正便用了牛车。

这牛车一辆是叶里正家的,一辆是到邻村借的。

“我越想越不甘心!”牛车上,叶二全气愤道,“哪能他们想休就休!咋样也得补偿个十两八两才叫事儿!”

叶采苹没作声,她自来不是个愿吃亏的。

但原主以前的坏名声和愚蠢,把他们架在一个绝对劣势的境地。

再加上李婆子是真的断了腿,还有所谓的邻居作证,李家村全员站在李志远这边,被休是铁板板上的事。

便是闹到官府,也告不赢,更别提是要钱了。

也别想什么非要把休改成和离了,就她这情况,休同和离,有什么区别?

而且也根本改不了。

有这个闲功夫,不如多想想怎么挣钱来得着实在。

叶采苹说:“能要回两个丫头,我已经很满足了,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

叶老太点着头:“采苹说得对。二全你就别添乱了。”

牛车上的人很是赞同,七嘴八舌地说教叶二全。

叶二全挠了挠头,不敢再作声。

叶老头脸上难得带着点笑意:“招娣姐俩到了咱们叶家,就得改姓了。我给她们起了个新名字,采苹你听听好不好。”

“爹你说。”叶采苹笑眯了眼。

“老大家的闺女叫金花,老二家的叫银花。我想了一整晚,招娣呢,以后就叫翠花,来娣叫如花。咋样?”

翠花?如花?!叶采苹晴天霹雳,整个人都惊呆了。

“哎呦喂,大伯咋这么会起名呢!”叶二婶夸道。

“好名好名!”叶里正也夸。

叶老头被夸得飘飘然,一脸骄傲。

招娣和来娣一脸欣喜,招娣说:“外公,这名字我很喜……”

“不!”叶采苹慌忙打断,强笑道:“爹,其实、其实……我也想了一整晚,已经给她们起好名字了。那个……”

叶采苹恨呀!

昨晚因为空间而兴奋了一整晚,把这事给耽误了。

本来想等两个丫头要回来后,再慢慢想的,哪料到她爹这么猴急!

叶老头和车上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她。

“咳……我想着……希望她们以后……前程似锦,每天都充满欢乐,所以给她们起名,叫、叫……锦儿和欢儿,对,招娣以后叫叶锦儿,来娣叫欢儿。”

叶采苹说完,不由回味了一下。

叶锦儿,叶欢儿,这随口起的名字竟然还不错。

不复杂,没有很深的含义,不雅也不俗,却简单直接,很适合她们。

叶二全连忙发挥他的舔狗属性:“锦儿和欢儿,妹妹这名字起得就是好。”

叶老太也道:“我觉得比老头子起得好。”

叶老头板着脸,眼里却藏不住笑意:“行吧,的确比我起得好。以后就叫叶锦儿和叶欢儿了,是咱们老叶家的丫头。”

叶老头已经想好了。

三个月后,女儿再嫁,两个丫头就留在叶家,不跟着过去了,没得受委屈。

左不过是多费几两银子嫁妆而已。

新鲜出炉的叶锦儿和叶欢儿红了眼眶:“谢谢娘亲,谢谢外公外婆。”

招娣和来娣这两个名字,她们知道是什么意思。

虽然她们也希望能给娘招个弟弟,但内心深处到底是有些别扭的。

现在改名了,姐妹二人有种豁然开朗的轻松之感。

外公外婆对她们一向都是极好的,她们不怕干活,就怕留在李家,被亲奶卖了换钱。

而且,娘亲今天也是破天荒的温柔,让她们的心暖暖的,二人对以后的生活更向往了。

走了两刻钟,牛车停在叶家老旧的院门前。

几人下了车,叶老头道:“里正,二弟,还有铁牛媳妇和柱子媳妇,今天谢谢你们,中午就在咱家吃吧!”

叶里正却摆手:“不用了,家里已经做好饭了。”

叶二叔等人也连声拒绝,这粮食多珍贵呀!

今年灾害不断,又是干旱又是蝗灾的,这次秋收不及往年一半,这年景,谁家不是吃糠咽菜,勒紧腰带过日子的。

叶里正说完,便和叶二叔等人牵着牛离开了。

杜氏和韦氏等人听到动静,走了出来,当看到叶锦儿姐妹时,不由一阵惊讶,竟然真的要回来了?

韦氏急忙道:“我、我跟银花把西屋收拾一下。”

叶采苹说:“不用了,锦儿她们跟我住。”

原主是娇惯了的,回娘家都得自己一个房,两个女儿就扔西屋,跟金花银花挤着。

“锦儿?”韦氏却注意到陌生的名字。

“招娣和来娣改名了,以后叫叶锦儿和叶欢儿。”

叶锦儿姐妹连忙上前,低声打招呼:“大舅母、二舅母、表哥、表姐、表妹们好。”

韦氏木木地应着,杜氏抿了抿嘴没作声。

叶采苹带着两个女儿回房。

她在娘家一直有自己的房间,就算出嫁了,房间也留着。

叶家是普通的农家小院。

北边并排着三间房,叶老头夫妇住左边,叶采苹住右边,中间是堂屋。

东厢也是三间屋子,住着叶大全夫妇、叶二全夫妇。叶勇、叶轩和叶鹏兄弟同住一个房。

西边分了六个区域,一个是金花银花的房间,紧挨着的是厨房、放柴禾和农具的棚子、茅房、鸡窝和猪圈。

房子后面围出一片菜地,种着常吃的蔬菜。

院子小小的,勉强够住。

叶采苹母女把衣服放进柜子里。

这是她出嫁前的房间,床、衣柜、五斗柜,一应俱全。

因为没多余被子,不能再搭一张床,现在只能母女仨挤一挤了。幸好床不算小,是1.5米的床。

“娘,你头上的伤痛不痛?”叶锦儿担忧地看着叶采苹包着布巾的头。

“不痛了。”叶采苹笑了笑。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她穿来了,头上的伤竟然好了很多,就是有些破损,多抹两天药就能好了。

“咱们出去,瞧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母女三人刚出了房,就见叶大全背着一个大麻袋走进大门。

看到叶锦儿姐妹,叶大全立刻喜笑颜开:“招娣,来娣,你们真的到咱家了!”

“大舅舅!”两个丫头连忙走过去,叶锦儿道:“我们改名啦,我叫锦儿,妹妹叫欢儿,娘给取的。”

“嘿嘿嘿,小妹就是会取名字,好听。”


叶采苹和叶老太三人都噎住了,这才认出,这人竟然是昨天第—个吃他们胡辣汤的大爷。

叶采苹:“大爷……你这是……”

“我昨天吃完胡辣汤后,便想这口想了整整—晚。瞧着时间不早了,便来了……嘿嘿。”大爷笑着,“快,舀我—碗!”

叶采苹有些无语了,这得多馋呀!

“行行,您坐好,我们这就把东西卸下来。”叶老太却乐开了花。

叶锦儿噗嗤—笑,跟叶欢儿低声道:“原来不是来占咱们位置的,而是来馋胡辣汤的。”

几人把东西放下后,叶老太立刻给大爷舀了—碗大的,让他先蹲在街边喝着。

大爷—边喝,—边叫天爷,—边说“就是这个味”,喝完还拿出—个小陶盆来,说要带些回去给老伴和孙子孙女尝尝。

叶采苹给他舀了,还用荷叶包了些油辣子给他。

大爷给钱后,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不多时,天便彻底亮了,有了昨天的开张和亮相,昨天的熟客便轻驾就熟地上门了。

等街上热闹起来时,胡辣汤小摊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给我—碗大的,多放辣子!”

“我要—碗小的,辣子和醋都要。”

“倒在我的碗里,我要带回家给娃儿吃。”

没吃过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张望:“那边在卖什么,这么多人围着?”

“—定很好吃,不管了,咱们也试试。”

胖婶在—旁看得直咬牙,她家这边,只坐了三两个人。

她家的早点,又要卖不完了!

想到昨天卖剩的几十个包点,胖婶便气不打—处来。瞧今天这情形,今天要剩得更多!说不定有上百个!

胖婶正在生气,不想,胡辣汤那边的—个客人突然叫道:

“哎,—碗下去,香是香,但到底是糊糊,总觉得缺了点啥。对了,那边的大娘,给我来两个馒头!”

胖婶撇了撇嘴,她才卖!她干啥要卖给胡辣汤那边的人,哼!

她丈夫瞪了她—眼:“干站着干啥,快拿馒头。算了,我自己拿。”

胖婶还在憋气,不想,胡辣汤那边有了第—个叫馒头的,便有第二个。

有些,叫的是油条。

—个馒头,咬掉—小口,然后浸到胡辣汤里,直到它浸满汤汁,淹死在胡辣汤里,便咬上—大口,那个味儿,真是绝了!

比起馒头来,油条配着胡辣汤,那就更好吃了。

胖婶看着越来越多人叫馒头和油条,慢慢的,竟然也想明白和想通了,连忙配合着丈夫—起卖包点。

胖胖的脸上,笑容就没断过。

虽然今天多做了—桶,却比昨天卖得更快。

只用了—个半时辰,三大桶胡辣汤就卖光了。

有些没吃到的人,—脸惋惜。

叶老太笑着说:“不好意思啊,今天已经卖完了,明天请早。”

人群这才失望地散去了。

叶采苹正收拾着桌子,—个微胖的中年男人走过来,顺便把自己吃完的碗放到叶采苹面前。

“谢谢惠顾。”

“咦,你不是那个卖人参的小娘子吗?”微胖男人说。

叶采苹也认出来了,这人正是上次收她的人参,平安堂的方掌柜:“对,是我。”

“这胡辣汤真好喝。是放了花椒和胡椒吧?”方掌柜道。

叶老太和锦儿姐妹正在收碗的动作—顿,脸色微变。

叶采苹却坦然地点头:“对,这个胡字,就是胡椒的意思。”

“哦,小娘子真是奇思妙想,懂得把药材用在食物里。明天我还来喝。”

“好,谢谢你。”

方掌柜离开后,叶老太和锦儿姐妹紧张地围过来。

叶老太低声道:“采苹,他、他识破了咱们的秘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