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精选篇章阅读
现代都市连载
《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刘备张谦,讲述了一名野外求生者意外穿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当一场古代版野外求生吧!他可是三国的死忠粉,什么天下大势他可都知道!要说战乱,刘备必是首选。可要如何才能帮助他呢?潜入曹营便是第一步。反正人都在三国了,那他可就要干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了!...
主角:刘备张谦 更新:2024-04-20 18:4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备张谦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精选篇章阅读》,由网络作家“熏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刘备张谦,讲述了一名野外求生者意外穿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当一场古代版野外求生吧!他可是三国的死忠粉,什么天下大势他可都知道!要说战乱,刘备必是首选。可要如何才能帮助他呢?潜入曹营便是第一步。反正人都在三国了,那他可就要干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了!...
这样忠义且厚道的人合该成为自己的人才啊!曹操确信。
曹操在屋内静坐了许久之后,先前传递纸条的下人有匆匆走了进来。
“何事?”曹操静坐而起。
下人不语,只是拜倒将纸条双手递上。
曹操接过纸条一看,上面居然写着徐母天黑之前突然在屋内上吊自杀,幸好被她及时发现给救了下来。
曹操略微思考,就知道,定是徐母知道了徐庶给刘备的回信,对徐庶的表现失望至极,所以才会上吊自杀。
“愚蠢、不知好歹的妇人!”这是曹操的第一想法,甚至他觉得傅老妪就不该救,但是转头一想,若是徐母真这样死了,徐庶心中留下膈应,恐怕真一辈子不为他建言献策了。
救得好!
自己是不是应该立马派个大夫过去?曹操想到,很快又否决了,这不摆明告诉徐庶,我派人监视了你吗?
有些事情虽然摆在明面上,双方都知道,但还是要心照不宣。
“让家里的大夫做好出诊准备!”曹操吩咐道。
“喏!”下人应了一声,便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而看着手里的字条,曹操也更加确认了,徐庶给刘备的书信确实是真情实意,而不是看破了程昱的计划,将计就计。
……
张谦家中。
徐母上吊是真的,不过张谦早就在暗中观察,若是傅老妪没有及时进屋,那他也会借故上门。
此时,徐母躺在床上,经过大夫拯救已经没有大碍,张谦像是犯了大错跪在床前,而石韬则是站在一旁。
“母亲,你何苦如此想不开,要这样折磨孩儿呢!”张谦紧紧抓着徐母的手,哭泣的说道,而一只手则是在徐母手心写下了“外面有人”四字。
徐母心领神会,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骂道:“生下你这样无情无义的儿子,我还有什么来年脸面活在世上,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早知道会像今天这样,还不如见到你的第一天就死了算了。”徐母哭泣着说。
“那曹操是什么人啊,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现在世道这么乱,他就是个奸雄。你和他走这么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到头来,也只能成为不忠不孝之人。”
张谦跪在地上不敢言语,只是痛哭。
而说曹操,曹操就到。
没有下人禀告,曹操就闯进房门走了进来。
“老夫人这又是在说曹某什么坏话呢?枉我听说老夫人病了,第一时间就带着府内最好的大夫赶了过来。”曹操说这话时,面色很是从容,一点不见愤怒。
“呸,猫哭耗子,假慈悲!”徐母瞪了曹操一眼,随即就把头转向内侧。
“老夫人莫要被人骗了,我曹操的心是红的还是黑的,日子久了,自然会知道。”曹操淡淡的说道,随即就让大夫上前给徐母把脉,同时嘴里说道:“这邺城最好的大夫都在司空府,元直怎么不去找我,反而去街上找什么大夫呢?”
那徐母本不想配合治疗,不过张谦苦苦哀求,“母亲,你有气可以冲着孩儿来,为何折磨自己呢?”张谦说完,又抓住放开的手,给大夫搭脉。
张谦此时一门心思似乎都在母亲身上,没有回答曹操的话,而一旁石韬见状,则是回答道:“伯母只是小恙,元直先前与我说,不敢打扰司空。”
这时,大夫也把完了脉,对着曹操说道:“只是急火攻心,情绪起伏导致的心浮气躁,没有大碍。”说着又对曹操点了点头,意思是徐母脖子上却有勒痕,上吊不是作假。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提个问题:有一座城市,它被称为六朝古都,第一朝出现在三国时期,它还有着超过两千多年的历史,请问,它是哪个城市?
孙权(被捂嘴):……
曹丕:邺城!(抢答成功)
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邺城。之后,曹操就把自己的据点迁到了这里 ,此后,政令军事皆出于此,而许都只留些许官吏。
对于曹操为何要把大本营从许昌迁到邺城,世人有许多看法。
比如:为了区分天子和曹操,为今后篡位做铺垫;
为了在前线更好的对付袁绍残余势力;
为了摆脱颍川士族对自己的影响;
……
此时的邺城还不算繁华,城外是大量的耕地,正执行着曹操的屯田政策,城内则是在大兴土木,预示着这里会成为一座繁华的都市。
张谦和石韬刚到城门口,就有曹操的心腹爱将曹仁在那等候。
“我已在此等候先……先生……”曹仁一身铠甲,此时见到徐庶却是愣住了,这徐先生也太年轻了吧?
“有劳先生久侯,快带我去见我母亲。”张谦一副心系慈母的孝子模样。
“不急,待我先送先生去见主公。”曹仁见来人深情真挚,料想也不敢有人这样欺骗曹公,只是想到新野城下,自己被这样一个黄毛小儿打败,心里就苦不堪言。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汉朝丞相。在此之前,曹操的正式官职是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还有,这先生怎么不束发?不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吗?
算了,见了主公再说。曹仁心想。
曹公府前。
曹操为了让徐庶感到尊重,已经大开中门,并且配有礼乐,并让部下都在府内等候,既然得到了徐庶的人,他还想得到徐庶的心。
“哈哈哈,徐先生,操见先生,真是如同久旱逢甘霖啊!”早已沐浴更衣的曹公小跑着过去撇开走在前面的张谦,一把抓起石韬的手。
“咳……咳……曹公,这位才是徐先生。”曹仁尴尬的指了指张谦。
?
曹操刚才还疑惑怎么这小跟班这么不长眼走在徐先生前面,原来是弄错了。
看来把曹仁贬成城门吏还是高了,就不知道早点说吗?曹操心想,害的自己在徐先生面前出了个大糗。
不过这徐先生从容貌看也太俊太年轻了吧?
东汉末年并不以俊俏为美,曹操喜欢的还是那种粗犷,胸肌发达的武将,世人也多以此为美。
当然,徐先生是文士,瘦弱一些倒也无妨。曹操引为遗憾的郭嘉便是如此。
“莫非老天爷知道奉孝离去,所以特地又给我送来元直。”曹操心想。
“徐庶见过曹公,还请曹公告知母亲所在。”
“元直勿忧,汝母无恙,我一直以上宾之礼相待,且随我见过众人先。”
“这这这——也罢,这是我好友石广元,可否请他代劳,先去看看我母亲,我随曹公前去。”张谦指着石韬说道。
曹操上下打量了一番石韬,说道:“既是先生好友,想必也是高才,先生安排,自无不可。”随即便招呼一下人引石韬前去。
说完,曹操拉着徐庶一路走进大厅。
此时厅堂之上,左边是盔甲整齐的武将,右边是衣冠整齐的谋士。能够见到曹操的全明星阵容,说实话,张谦是很激动的。
但是,迫于现在的他,扮演的是一个急于见到母亲的游子,所以只能装作一副面无表情,甚至有些难过的模样。
曹操拉着张谦一直走到主席位,自己做了中间,又在侧边设了一席,张谦推辞再三,只好坐下。
“诸位,这位就是徐庶先生。”
众人只是对徐庶的发型感到奇怪,并不质疑徐庶的身份,倒是程昱,虽然他没有见过徐庶,但是却听说过徐庶的模样,知道他大概年纪。
眼前这人哪怕一路风霜,满脸风尘,可是双眼炯炯有神,与自己与了解的徐庶可是相差过远啊!
曹操说话的时候,徐庶也瞄了一眼下面的人,文臣那边首位应该是荀彧,武将吗,一只眼睛那个应该是夏侯惇,其他的,叫得出名字,但是究竟是哪个就匹配不上了。
不过曹操甚是高兴,逐一给张谦介绍起来,文臣方面依次是荀彧,程昱,贾诩,荀攸……武将依次是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
论收买人心,曹老板果然是专业的,若不是知道许攸和那连名字都忘记了的粮官下场,如此礼遇,张谦恐怕已经纳头便拜了。
说实在的,曹操在用人上,和他写的《求贤令》是完全一样的。
唯才是举。
如果你有用,他就用。
如果你没用,他就不用。
如果你死了比活着有用,那就用一次。
“徐先生,我这文臣武将,比之刘备如何?”
“曹公坐拥天下数州,岂是刘皇叔一城之地可比?”
“那先生可愿为曹某效力?”
“在下此时心力交瘁,内心烦恐不安,恐难答复,求曹公容在下见过母亲,再谈他事。 ”
武将方面,对于徐庶的表现大为不满,他们主公给出了如此礼遇,这厮居然不识好歹。
文臣方面倒是坦然的多,这徐庶没有直接拒绝便有进一步的可能,毕竟读书人嘛,那点面子还是要的。
曹操止住了手下人的不安,他不想显得太焦急。
当初他对关羽甚厚,可惜关羽听闻刘备在袁绍处,立即过五关斩六将弃他而去,这几乎已成了他的心魔。
今日这徐庶来投,对他有别样的意义,他要向世人证明,刘备手下的人,他一样能收服其心。
“本该如此,待今晚我设宴,再为先生接风洗尘。”说罢,又让人引徐庶离开。
徐庶离开后,厅堂便吵了起来。
“主公,这徐庶太过傲慢,主公以公卿之礼接待,甚至亲自出迎,其却如此无礼,看似以思念母亲为借口,实则是根本不想为主公效力。”曹洪开口说道。
曹操看了曹洪一眼,脸无表情,荀彧似是看懂了什么,躬身说道:“非也,主公,那徐庶若不想为曹公效力,便不会前来邺城,既然来了邺城,既然就会为主公效力。现在他没有答应,只是因为刘备待他甚厚,不想被人说成忘恩负义之徒罢了。”
“文若说的对。”
“主公,您莫不要忘了那关羽,您待他如何,他又怎么回报你的?”曹洪还是不服气,兴许是因为办酒宴又要花钱,所以很不开心。
“主公,这徐元直和关羽不同,关羽和刘备起于微末,所以患难与共,生死相随;而徐元直之所以投靠刘备,只是为了一展所长,只要主公给他足够的施展空间,想必必定誓死效忠主公。”
“文若知我心意。还有一点,当初关羽离去之时,袁绍势大,我们势小;而今时今日,北方已尽归我等所有,他现在不为我效力,难道要等刘备被我灭了再效力吗?”
“啊?”曹操给了一个反问的语气。
众将哈哈大笑。
“主公说的极是,恐怕关羽早已后悔当日选择了!”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