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是作者“易阴阳”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赵百汇赵锦衣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他带着系统穿越了。一个团队的补贴系统,每日一个成员补贴十块钱。要知道在这个古代,一块钱等于十文钱。发家致富的法子有了,接下来就是赚钱扩展团队!丫鬟?买买买!人头能凑一个是一个。团队逐渐雄壮起来,不但当上了小老爷,还拥有大宅院比肩首富。他每日躺着都能赚上几千文钱,一个字,爽!...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全文小说》精彩片段
普通酒水,一斤价格在10文到30文左右。
普通人家很少喝,只有过年或一些特殊节日才会打一点。
一个普通家庭如果真的出了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那用不了几年,家也就散了。
青牛镇上有很多小商小贩。
十里八村的一些富户乡绅也会选择在青牛镇定居,贪恋着这里相对村子而言的繁华。
这些人才是酒水消费的主力。
中院后排最大的房间,一个三人合抱的大铁炉子立在角落,下面是熊熊燃烧的大火。
晶莹剔透的酒水从出酒口流淌而出。
锦绣娘一个人给炉子添柴,酒水快满的时候换桶,不累不忙,比起在家里的时候,轻松了太多。
屋子里虽然有点热,但是门窗开着,也不是无法接受。
三家的女人轮流来这边工作,每天七文钱的工钱。
“锦绣她娘,货准备好了没有?”
“来了,来了,催什么催,要是觉得我弄得慢,你就自己来!”
锦绣爹一脸尴尬的走进来,把一捆柴放下,同行的另外两人呵呵笑着不说话,同样把柴火放下。
连着后院的小门推开,锦衣走进来,“货准备好了吗?”
几个人都赶紧收起脸上的笑容,锦绣娘也收起了泼辣劲。
“锦衣姑娘,马上就好了,这几坛子封装上就好了。”
锦衣点点头,也没催促,几个男人很有眼色的上前帮忙。
“现在柴火和原酒都还供应的上吗?”
锦文爹赶紧开口,“原酒还好,方掌柜那边暂时还供应的上,而且也在加大产量。”
“但是柴火确实不太足,我们几家每天都在砍柴,附近的枯木都快要砍光了。”
锦衣再次点头,“我知道了,看来要准备花钱买柴火了,买炭也行,不过那样支出有点高。”
“回头我和老爷商量一下再说,这批货先送到镇上去再说。”
镇上只有一家专门做酒水生意的,普通酒水大点的地方都有,所以赚钱肯定是赚钱,暴利谈不上。
一年下来,大概百八十两的收益吧。
然后赵百汇带着蒸馏酒,去和酒馆张老板谈了一笔生意。
讲了讲自家神仙醉的好,讲了讲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酒馆就改姓赵了。
扣除运营花销,利润赵百汇拿七成!
而随着赵百汇一波邀请富户免费品酒,神仙醉之名在青牛镇一炮打响。
最便宜的普通酒水十文一斤,二文一碗。
而神仙醉,百文一斤,一碗二十文。
主打的就是一个字,烈!
神仙喝了都得醉,自从有了神仙醉,千杯不醉已经成为了历史。
一斤神仙醉,需要三斤原酒当原料,加上木材等运输成本,也接近五十文了。
在赵百汇看来,利润不高,但是他现在要的是名声,利润暂时少点就少点吧。
等名气打出来,一百文一斤的神仙醉同样会成为历史。
假如将来进了京师,少于一两银子一斤,都不好意思说给别人听。
马车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坛子,车上海放着一个小椅子,锦衣登上马车,端坐在椅子上,拿起自己的小笔记本,翻看昨天赵百汇教的东西。
孙王李三家的男人一人牵着马车,另外两人跟在车后,一路往镇上赶去。
来到镇上主街,马车在一个大大的写着酒字的旗子下停车。
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走出来,看到锦衣赶紧堆起笑容打招呼。
“锦衣姑娘,您来了。”
“张老板,您太客气了。”
酒馆里走出两个年轻伙计过来搬酒水,路过锦衣的时候低着头看都不敢看,走过来之后,才敢偷偷的看几眼。
孙王李三位注意到了两个年轻伙计的目光,纷纷对视着笑了起来。
锦衣姑娘再过两年,也就十五岁,到了可以许配的年纪。
但是凭她的能力和赵老爷对她的喜爱,哪是区区两个伙计能配得上的,恐怕只能在心里惦记惦记喽。
另一边,锦衣和张老板进入酒馆,来到雅间里坐下。
有伙计赶紧上了几盘下酒小菜。
然后方掌柜拿来账本交给锦衣。
锦衣翻看账本,同时拿出自己的小笔记本写写算算。
张老板和方掌柜都一脸艳羡的看着那本子和油笔。
那么小的笔,竟然可以写出那么清晰的小字,真是好宝贝啊。
张老板家的孩子都在读书,他曾经问过锦衣,这东西的价格。
锦衣只是说价格昂贵,数量稀少,她家老爷也是很辛苦才从很远的地方购置了一点,只够家用,概不外售。
要是卖本子和笔,利润肯定比大米高的多,但是风险太大,没必要,只要他苟住,未来什么都会有。
现在有了酒水生意,他连大米都不卖了,毕竟青牛镇的大米被他卖的都跌破二十文大关了。
大米这种精细粮食,就算整个镇子加起来的消费量都不太多。
“这里有点出入,方掌柜看一下。”
方掌柜赶紧拿过账本,用算盘噼里啪啦打了起来。
“锦衣姑娘真是慧眼如珠啊,确实是我算差了。”
方掌柜立马承认错误。
一开始锦衣来查账的时候,方掌柜还有些不屑一顾。
一个十三岁的小丫头来挑他这个干了半辈子的掌柜的错误?
他觉得就算他做假账,也能让这丫头看不出破绽来。
结果就被打脸了。
这丫头拿着纸笔写写算算,不大会儿,就挑出了好几处错误。
错误都很小,毕竟差错大了,反而容易发现。
自那以后,方掌柜对锦衣佩服得那是五体投地。
要不是锦衣只是个十三岁的女娃,估计他都要跪下来磕头拜师了。
“对了,方掌柜,还有一件事儿。”
“现在神仙酿供不应求,因为产量有限,迫不得已,我们只好涨价了。”
“涨到多少钱?”
锦衣露出两颗洁白的小虎牙,伸出两根葱白一样的手指,“对外售价两百文一斤,店里进货价一百文!”
张老板倒吸一口凉气,直接翻倍,这是在抢钱啊!
现在每天的产量大概是一百斤,一斤两百文,那就是二十两银子?
当然,这二十两跟他关系不大。
店里进货也是要花钱的,买进来就是十两银子,除了神仙醉之外普通酒水的利润完全可以抵扣掉各种开销,他分三成,也就是三两银子。
他有自己的酒庄,每天供给三百斤原酒,一斤八文钱,也是二两多银子。
但是这二两多是带着成本的,实际上赚的才半两左右。
如果按年算,供应原酒一年赚一百多两,酒馆分成一年上千两。
和之前一年百八十两的收益比,自然是暴涨了十倍。
但是人都是不知足的,张老板舔着脸道,“锦衣姑娘,既然神仙醉涨价了,您看这原酒的进货价…”
锦绣脸上职业化的笑容渐渐消失。
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赵百汇痛苦的捂住自己的额头,“锦衣,你怎么又来这套…”
另一边,林学瑾气冲冲的走出门,老婆儿女在后面追。
赶车的赵十一虽然好奇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还气冲冲的,但依然尽职尽责的上去问,“林老爷,您是要回去吗?我送你们吧。”
“不用!”林学瑾丢下一句话,快步离开。
林夫人气喘吁吁的追上来,拉住丈夫的手臂,“你走那么快干嘛?”
“我看那人可能也没什么大本事,满嘴胡吹罢了,你理他做什么,咱们走,不在这呆了,不受他这鸟气!”
林学瑾叹了口气,停下脚步,等儿女追上来,问儿子,“云轩,你怎么看这位赵老爷。”
“我看不透,毕竟他话没说完。要么胡吹大气,要么,深不可测…”
“可是以赵村长的能力来到,她那么厉害却也只是人家的丫鬟,我觉得应该是后一种。”
林学瑾又叹了口气,“当世奇人啊,可惜不愿为天下人谋划,咱们回去,明天…再来拜访。”
“啊?相公,明天还来啊?那你刚才为什么走?噗呲,不会是因为被骂生气了吧?”
“你相公我就那么小气?我确实气,只不过气的是他身怀天下计,却不为天下谋。”
“等我消消气的,这样状态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我觉得他是真的有安天下的本事,如果他愿意教我,就算让我磕头拜师我都愿意。怕就怕,他不愿意教啊。”
…
第二天,林学瑾很正式的递上拜帖,赵百汇看了一眼,“他怎么来了?麻烦啊,不见不见。”
林学瑾枯等了一上午,黯然离去。
第三天,他又来了,然后又是一上午。
一连七天递上拜帖,最后一天门口的人都不给他送了。
无奈,林学瑾回到客栈,让妻子租下一个院子,做好了打长期战的准备。
随后,他来到村委,找到锦衣。
“赵村长,林某想在桃园村求个差事。”
哪怕以锦衣的气度都差点跌倒。
举人老爷,你别闹。
一甲的举人,哪怕是没有关系背景那种,随随便便就能混个京师的七品官。
京师的七品官,和普通七品县令可不是一个含金量。
现在跑来村里找差事是闹哪样?
村里最大的官就是村长,不能给他,那…
“林先生,您是认真的吗?您要是认真的,那我就给您安排个副村长…”
“我接受。”
晚上回到家,锦衣把事儿和赵百汇说了,怕他不开心,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
但她是真的想把这位举人老爷留下来啊!因为老爷总是说,人才才是根本。
一甲的举人肯定算是人才了,一甲举人都不算,那谁还配称作人才?
嗯,自家老爷不列入对比行列,自家老爷是神仙。
“老爷,你骂我吧。”
“骂你?为什么骂你?”
“老爷,你不是不喜欢他吗?我却擅自主张的让他当了副村长。”
“嗨,我哪有不喜欢他,我只是嫌他麻烦,要是关系好了,我怕他一天天在我耳边嗡嗡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类的东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老爷,这话好像还有下句啊,有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怎么了。”
“我觉得这两句话将来用得上,我记下来。”
“老爷,您继续。”
赵百汇无语,你这丫头,不会是打算把这两句话绣在反旗上吧?
老爷我怕范仲淹会跟着穿越过来找我啊。
“没什么了,总之他在哪里干什么无所谓,只要别来烦我就好。”
…
皇帝逃到了南边,那个什么明王占据了京师,双方似乎很默契的在玩你不动我不动,谁先动是王八的游戏。
皇帝被赶出京师,这似乎是天下将要大乱的征兆。
很多读书人都说皇帝无得,所以天下才会变成这样。
是到了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那个明王似乎已经有了一代帝王的趋势了。
很多地方都旗帜鲜明的打出来迎明王的旗号,只要明王的大军来,就打开大门贵迎天军。
就连林学瑾的很多同窗好友都有写来信件的,劝他归顺于明王。
当然,也有一部分写信要他坚定支持皇帝。
反正各种牛鬼蛇都跳出来了。
不久之后,一则消息传遍了天下,大家才发现,原来天下乌鸦一般黑啊。
明王在京师拷饷,得银七千万两!
皇帝无德,天下大乱!
明王拷饷,亦是无德!
而京师这群勋贵,大臣,老爷们,也是王八蛋啊!
七千万两是京师所有钱吗?肯定不是啊!
不说全部,就是这七千万两拿出十分之一给军队发饷银,这明王都早就被干碎了。
结果呢?
哈哈,一个王八蛋,两个王八蛋,全TM是王八蛋。
这次林学瑾真的流泪了。
“原来先生说的都是真的。我辈读书人,忠君忠的是什么君?爱国又是爱的什么国?哈哈…”
锦园捏着小手,小心的说,“先生,你要是太难受,那就不要再忠君爱国了吧,要不你爱我们爱老爷也行啊,我们是不会辜负你的。”
林学瑾眼睛一亮,想起桃园镇上的那些欢声笑语,想起那一年多日子的开心,想起和锦衣锦园她们的点点滴滴,眼睛越来越亮。
“是啊,既然我之所爱辜负了我,那我就去爱不会辜负我的人好了。”
“锦园,谢谢你点醒了我。”
坦然面对了压抑在心底的想法,再重新审视一下桃园镇,他才发现桃园镇比他想象的更加强大。
稳定,团结,繁荣,强大,底蕴深厚,更重要的是他喜欢,他爱那里。
外面的世界烽烟四起,青江府依然稳定繁华,大门口进出的还行络绎不绝。
因为知府大人下达了命令,今年的税收先不收,大家可以先欠着。
当然,一些富裕收成好的地方,不想欠着,可以把税收上缴。
今年的税收不但没有按朝廷要求的六成收,还给大家降低了一成,只收三成!
按理说,以老百姓的小狡黠,能不交肯定是不交啊。
可是最后大部分百姓都主动把这三成税收给缴纳了。
大部分的百姓还是淳朴的啊。
或者说,是因为林学瑾这个知府大人的原因,让很多人受到了影响。
我以诚心待君,君奕以诚心待我。
这就是领头人的作用。
一个坏的领头人,会把下面所有人都带坏。
一个好的领头人,也能唤醒下面一部分人的良知。
红薯丰收,林学瑾让下面各地用其他粮食换红薯,价格就和普通粗粮差不多。
红薯含糖量高,比一般粗粮好,却又不容易保存。
那就换成其他粮食储备起来。
老百姓也乐于接受这种方式,含糖量高一些,也确实好吃又更容易饱腹。
就这样,一亿斤红薯换出去,又往周围府卖出去一部分。
最终府城拥有了八千万斤储备粮,和十万两储备银!
当然,这钱就留着建设青江府,一文钱都不会给皇帝。
答应你的八万两我给了,别的你就别想了。
赵百汇和四个丫头围坐在桌子周围。
“开会了,开会了,第二次家庭大会开始!”
几个丫头赶紧拍手,这是老爷说的,开会要庄重肃穆,要有仪式感。
“第一项议题,我要建村了,以后这就不是什么赵家庄了,改成桃园村,大家有意见吗?”
“没有意见呢。”
“我也没有。”
“老爷开心就好。”
赵百汇这个无奈,大姐们,你们倒是有点参与感啊,哪怕问问我咱们这没有桃,为什么叫桃园村也行啊。
都准备好装逼,背一下桃花源记,然后感慨一下咱们这就是繁华之中的世外桃源。
可是你们不给机会啊。
你们这是在扼杀老爷的快乐啊。
“行吧,那第一项通过。”
“第二项,既然是村子了,就得有村长啊,我推荐锦衣来当这个村长。”
“老爷推荐,那我也推荐大姐当。”
“老爷,这个村长得老爷您来当啊,我当算怎么回事。”
“我就是一条咸鱼,我可当不了。而且这段时间你做的很不错啊,比我强多了,所以以后我就接受你的领导了。好了,不要再说了,就这么定了。”
“大姐,你成了村长了?当上官了?我感觉像做梦一样。”
“我也是…”
锦衣点点头,“我也没想到。”
“好了,开始第三个议题,既然都成立村子了,村子里一些职能单位得有,比如村长办公室,以后你们几个就每天去那边上班。”
“你们都是村长,锦衣是正村长,你们三个是副村长。”
“哇,我们也是官吗?老爷,副村长也是官吗?是几品?”
“别打断我说话!村长没有品!你们都当官,然后要招一些办事员,负责跑腿。”
“村里还要有几个功能部门,要负责户籍,治安…”
“算了,一点点慢慢来,目前最紧要的是村委办公室,治安所和银行!”
…
桃园村村口,也就是峡谷口,一群人用土石垒了一个土包。
“嘿,一,二,三,起!”
一块一人高的大石头被十几个人合力立起来,对着村外的光滑面上刻着桃源村三个字。
与此同时,村委办公室也建成了,就在商业街尽头,小湖的边上,湖对面就是赵府。
村委办公室成立的很低调,只是立了块牌子,门口处有个公告墙。
旁边是同样新建的村治安所。
村委大院门口有个角房,两面开窗,可以看到外面,也能让人进来,到屋檐内交流。
锦绣的大哥孙大柱此时就坐在角房里,目光警惕的看着周围,哪怕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没办法,刚刚上任,总想好好表现一番嘛。
治安所刚成立,任命了三个队长,分别是锦绣锦文锦园的爹。
孙大柱14岁,依靠关系,也进入了治安所成为了光荣的治安员。
治安队暂时有十几个人,除了几个半大小子,其他都是上了年纪的婆婆婶子,或是腿脚还可以的残疾人。
他们除了负责桃园村的治安,卫生,还要负责包括村委银行的保卫工作。
村委大院和赵家大院差不多,中院的大会议室,正在召开第一次会议。
与会的除了四大丫头,他们的几个家人之外,就只有两个外人,建筑队的王长江,和被挖过来的方掌柜,也就是镇上酒铺的那个掌柜。
锦衣一本正经的坐在主位上,看着手里的本子说。
“把大家的工作划分一下。”
“锦绣,你负责财政这一块工作,商业街以后就由你负责,招商的工作要做好,让街面上尽快热闹起来。”
“银行的事情就按照老爷给的规划来办,不要着急,按部就班的来就好。”
“府上的产业也要打理好,包括神仙酿,酿酒厂都不要忽略,虽然有方掌柜帮忙,可事情不少,而且很杂,要是忙不过来话,就找几个人一边工作一边培养。”
“是,大姐。”
“在村委叫村长。”
“是,村长。”
“锦文,村里的建设工作你来负责,规划的问题找老爷,建设的问题多和王管事沟通,王管事多多辛苦了。”
“是,村长。”
“不辛苦,不辛苦,我现在过的可以以前舒心多了。”
“锦园,你以后负责村里的治安管理工作,有什么问题要及时汇报,不要出现纰漏。”
锦园年纪最小,就让她负责接触人最多的岗位锻炼锻炼。
而且现在村里人也不算多,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恶性事件什么的,工作还是好做的。
况且,还有家里几个大人在一旁帮衬。
“最后就是工资了。”
“治安队大多数都算是编外人员,工作轻松,一天工钱就暂定为五文钱。”
一天五文钱,足够一个人吃饱了。特别是这些编外人员,大多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吃不了太多。
“像孙大柱这种算正式工,暂定一天十文钱。”
目前村子里的工资体系中,普通人干最繁重的工作也只能拿到十文钱。
“几位叔伯是队长,拿三级工资,暂时定十五文。”
孙王李三人都露出惊喜的神色,工资又涨了!开心!
“王管事和方掌柜也定到这个级别,工资十五文。”
这两人倒是神色平静。
王管事再把建筑队给赵百汇的时候,酒得到了十两银子补偿。
而方掌柜以前赚的也差不多是这些,为了让他跳槽过来,锦文也一次性给了十两银子。
“我这个村长拿五级工资,拿24文,锦绣你们三个拿四级工资19文。”
锦文她们现在拿工资已经没什么感觉了,毕竟吃的住的都是老爷的。
商业街上也没有什么东西,没什么花钱的地方。
“这是老爷定的工资标准,大家有异议没有?”
“没有异议的话,咱们就把大家这十天的工资发放了吧,锦绣。”
锦绣点点头,起身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从包里拿出一打纸,数了几张,放在锦衣面前,然后一个个数过来。
方掌柜看到锦绣拿出来的纸,脸色一变喊到,“宝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