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占山为王》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废很小白”的创作能力,可以将韩桢刘勇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占山为王》内容介绍:好消息:穿越了好消息:穿越后天生神力坏消息:是个泼皮...临淄县,茶肆门口,一群纹身恶汉目光投向一个高大壮硕的身影。其人面容俊朗,敞开的胸膛上,纹着一头下山猛虎,摄人心魄。俨然是这帮恶汉的首领。只是所有人不知道,这个胸口纹虎的壮汉是个穿越者。韩桢,从现代社会穿越到了北宋宣和五年。...
主角:韩桢刘勇 更新:2024-04-11 13:5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韩桢刘勇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推荐占山为王》,由网络作家“很废很小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占山为王》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废很小白”的创作能力,可以将韩桢刘勇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占山为王》内容介绍:好消息:穿越了好消息:穿越后天生神力坏消息:是个泼皮...临淄县,茶肆门口,一群纹身恶汉目光投向一个高大壮硕的身影。其人面容俊朗,敞开的胸膛上,纹着一头下山猛虎,摄人心魄。俨然是这帮恶汉的首领。只是所有人不知道,这个胸口纹虎的壮汉是个穿越者。韩桢,从现代社会穿越到了北宋宣和五年。...
傍晚。
真泉寺的一间厢房内,充斥着大口咀嚼食物的声音。
马三狗等人从头到尾就没说过话,一直闷着头在啃肉。
刘勇几人也是如此,甚至吃相比泼皮还不如。
没办法,太香了!
以前只吃过白水煮肉的他们,哪里尝过卤肉的滋味。
而且别看刘勇平日里领着一队弓手,吆五喝六的很威风,其实都头只是县衙里最底层的那一批小吏,地位仅仅比衙役稍高一丢丢。
至于他手下的弓手,连小吏都算不上,属于义务工,从各个村里挑选出的壮丁,没有一文钱俸禄,官府只负责一日两餐稀粥。
所以刘勇的日子也不好过,难得能吃顿肉。
北宋小吏的俸禄很低,月俸七百文钱,外加半斤羊肉。
真宗年间,曾有一个小吏在驿站墙壁上写下一首诗:“三班奉职实堪悲,卑贱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
太祖太宗时期还好,那会儿铜钱的购买力很强,七百文钱外加半斤羊肉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五口人。
但是到了如今,七百文钱只够买4斗大米,至于那半斤羊肉,早就没了。
最关键的是,官府发的不是实禄。
层层克扣下来,等到刘勇手上的时候,能有三百文钱就已经能烧高香了。
若不是平日里仗着身份,搞些灰色收入,刘勇一家人早饿死了。
那罐米酒没人动,反倒是便宜了韩桢。
米酒酸甜可口,可能是酿造工艺的原因,导致口感有些涩。
一口酒一口肉,好不惬意。
“呼!”
刘勇扔下手中的骨头,长舒一口气:“今日吃了这顿肉,俺这辈子就不算白活了。”
他其实还想吃,但奈何肚子实在装不下了,感觉都已经顶到了嗓子眼。
整整两大锅卤肉,愣是被十几个人吃的七七八八。
见木盆里还有不少卤肉,韩桢招呼道:“哥几个带些回去给家里人也尝尝。”
“韩二仗义!”
几名衙役翘起大拇。
趁着他们拿肉时,刘勇凑过来,低声道:“听三狗说,你今日打了王员外?”
“嗯!”
韩桢应道。
刘勇正色道:“王员外与徐主簿关系不一般,两个女儿皆被他送给徐主簿当了小妾,甚得徐主簿欢心。这几日你当心些,俺估摸着王员外可能会寻你麻烦。”
韩桢点点头:“我知道。”
“你心里有数就行,俺走了。”
刘勇说罢,随手从木盆里拿起一块卤肉,领着衙役走了。
等到刘勇几人走后,韩桢拿出藏在厢房里的两箩筐铜钱:“哥几个,把钱平分了吧!”
本以为这帮泼皮听到分钱会兴奋,谁曾想几人却纷纷摇头。
马三狗正色道:“韩二哥,这些钱俺不要。若是没有你,我们今日怕是连肉都吃不上。”
“是啊!”
“这钱俺们不能要。”
谷菘几人也跟着附和。
他们虽是泼皮,但为人处事却极有原则,否则也不会跟韩桢混到一起。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见他们坚持,韩桢也就不提分钱的事了,而是一人给了一贯钱,让他们自个买酒吃。
这次马三狗几人没拒绝,喜滋滋地收下了钱。
……
吃饱喝足,韩桢回到自己厢房躺下。
他不是做事不过脑子的人,今日动手时,就已经预想过会遭到报复。
不过他并不在乎,大不了杀官造反……
等等!
杀官造反……
忽然,韩桢双眼一亮,想到了一个获得官身的好法子。
占山为王,然后静等朝廷招安。
听上去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放在北宋就很合理了。
老赵家得国不正,靠着欺负柴家孤儿寡母当了皇帝。所以赵老大当了皇帝后,担心这样的事情重演,便想出了一招杯酒释兵权。
而招安这个法子,便是脱胎于杯酒释兵权,又吸取了前朝的经验。
千万别小看招安,认为这是北宋朝廷软弱的表现,实际上招安法蕴含着大智慧。
从古至今,但凡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没有农民会选择起义。
而招安,则给了这些起义的农民活下去的希望。
你们也别老想着打打杀杀了,首领给安排个官做,剩下的人给你们分几亩田地,不愿意种田也可以在城里安排一份工作。
当官啊!
光宗耀祖,萌荫后人。
哪个农民不心动?
就算你不心动,想着老子就要造反,但你能保证手下人不心动?
保不准手下就把你杀了,转头自己接受招安。
起义军的底层农民一看,有田种有活儿干,那还拼什么命。
首领当了官,完成阶级跃升,手下人也有了活路,而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平息了一场起义,皆大欢喜。
并且,招安法不指针对农民起义军,还针对官员。
纵观历史,农民起义能发展壮大,离不开地方官的知情不报。
北宋则不会出现治下之所发生起义暴乱,官员为了仕途选择瞒而不报的情况。
因为招安成功,对官员来说也是一项政绩,并且还能趁机捞钱。
安置被招安的起义农民需要钱,所以北宋官员往往会夸大其次,故意把起义军往大了说,以此好向朝廷多要些安置费。
宣和二年宋江起义之初,手下只有三十六名流寇,结果当地知州在上报朝廷时,却硬说是千人……
现在,还看不起招安吗?
北宋年间爆发了两百多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却没一个能成气候,就是因为招安法。
唯一有些能耐的方腊,也被西军迅速扑灭。
当然,招安也并非没有坏处。
杀人放火受招安,不少人抱着这个心思煽动农民起义。
以至于民间流传着一句戏言:“要高官,受招安;欲得富,须胡做。”
北宋167年的历史中,光是农民起义就爆发了238起,平均每年1.4次。
要说这其中没有招安的影响,鬼都不信。
古时的阶级跃升难如登天,像韩桢这样的泼皮身份想混个官身,也就只有招安这一条捷径。
难不成指望他去科举?
得了吧。
后世语文都才勉强及格,让他去背四书五经,这TM不是难为我胖虎吗?
至于从军,先不提宋朝武人地位低下,就现在军队这副德行,还不如当泼皮呢。
韩桢不是官迷,他只想尽量活的好一些。
可在这个时代,没个官身就注定处处受压迫。
沉思良久,韩桢决定干了!
当然,占山为王这种事不能急,得好好筹划筹划。
不是说三五个人随便占一座山,官府就会来招安,真要是这样,官府理都不会理。
起码你得搞出点声势,比如攻打县城。
等到吸引了官府的注意之后,还得扛住一到两次官兵的围剿。
完成以上步骤,才有可能触发隐藏任务,招安。
另外,招安也是有档次之分的。
声势越浩大,手下人越多,官府招安时开出的条件就越好。
最后,还得做好两手打算,招安了固然最好,万一官府不招安怎么办?
小说《占山为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不错。”
韩桢夸赞了一句,而后话音一转:“不过还需改进一番,比如上面的进料口,可以用木板做成漏斗状,这样麦子下落的速度会更均匀。另外下方需得加装出料口,方便装袋。”
“对呀,俺怎地没想到呢。”
陈木匠一拍脑门,神色恍然。
拍了拍他的肩膀,在其他两名木匠羡慕地目光中,韩桢笑道:“走罢,随我去拿赏钱。”
“多谢村长!”
陈木匠喜笑颜开,同时还不忘斜了一眼另外两人。
见他这副得意的模样,两个木匠纷纷啐了一口。
见状,韩桢安慰道:“你们也莫要气馁,平里日可多琢磨琢磨,若是能做出有用的农具,也可寻我来领赏钱。另外,一台脱粒机和鼓风机还不够,还要三台,到时我按照一贯一台的价格收购。”
闻言,其他两人这才露出笑意。
按照这么算,他们一人也能分到两贯钱呢。
……
夕阳西斜。
金色余晖洒下,为三座大山镀上了一抹金色的外衣。
劳累了一天的村民纷纷扛着锄头,漫步在田埂上。
里长站在一颗大槐树下,扯着嗓子喊:“大伙先别回家,去谷场集合,村长有话要说。”
闻言,村民们纷纷面露好奇,三三两两的朝着谷场走去。
如今,韩桢在小王村的威望已经超过了里长。
除了勇猛无双之外,私底下还传言他有一门点石成金的仙法。
只一天功夫,便赚了几千贯。
很快,全村上下六百多号人,全部汇聚在谷场上。
“先静一静,我说几件事儿。”
韩桢一开口,嘈杂声立刻消失,人群为之一静。
他也不墨迹,开门见山道:“第一件事,我买了五头耕牛和二十头驴,这些牲畜可租赁给你等使用,费用是两斗青饲,租赁期间牲畜的口粮也由你们负责。到时若要租赁,寻朱正则登记便可。”
之所以买这些牲畜,本就是为了惠民,解放劳动力。
租金几乎可以算没有,等同于让这帮村民解决牲畜的口粮而已。
话音刚落,村民们顿时面露喜色,语气兴奋的议论纷纷。
韩桢静静站在那里,给他们消化的时间。
片刻后,人群再次安静下来,一个个村民目光期待的盯着韩桢,等待他宣布接下来的事情了。
“第二件事,是这脱粒机和鼓风机。”
韩桢指了指身边的两台机器,随后吩咐道:“陈木匠,你们三个上来给大伙示范示范。”
下一刻,陈木匠三人从人群中走出。
“这可是好东西,你们瞧好了。”
陈木匠故意卖弄一句后,握住摇把开始转动。
另一个木匠则抱起一摞麦秆凑上去。
只听得噼里啪啦一阵响动,麦秆上的麦穗眨眼间便被滚轴上的竹条打落。
哗!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哗然。
以往想把麦穗从麦秆上弄下去,需得将麦秆铺好,接着用链枷不断敲打,又或是拖着石碾子慢慢碾动。
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脱不干净。
残留在麦秆上的麦子,还需用力敲打一遍才能掉下来。
三亩田地的麦子,往往要耗费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脱粒。
若是倒霉遇到下雨天,那就更麻烦了。
现在有了这东西,只怕用不到一个时辰,便能把三亩地的麦子全部脱粒。
这让他们怎能不惊讶?
然而,陈木匠的表演还未结束。
只见他将地上脱粒的麦子全部扫到簸箕中,随后慢慢倒入鼓风机内。
而第三个人早已开始摇动风轮。
随着麦子倒入进料口,麦子中混杂的麦秆屑和碎叶子全部被吹走,出料口则不断流出干净的麦粒。
人群中又响起一阵惊呼。
陈木匠三人演示结束,韩桢双手虚压,等到人群再次安静后,他朗声道:“脱粒机这些农具,同样对外出租,租金是一斤麸皮。”
略微顿了顿,韩桢继续说道:“第三件事,目前石灰窑和制盐厂招工三十人,月俸三百文,管早晚两顿饭。其次,我准备在村子前的山头修建山寨,阻挡官兵和匪寇,修建山寨同样管饭给工钱,男人二十文一天,女人十文。”
不等村民反应,他竖起第四根手指:“第四件事,即日起开始征兵!”
征兵?
听到这两个字,原本还兴高采烈的村民神色一变,惊疑不定的看着他。
对他们的反应,韩桢并不意外,好整以暇道:“凡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男子皆可参军,入伍后提供一日三餐干饭,每三天一顿肉食,月俸五百文钱,另有若干福利。”
一日三餐,还是干饭?
每三天一顿肉食?
还有五百文俸禄?
一时间,人群一阵骚动。
无他,实在是待遇太好了。
不少人在心中盘算了一番,发现参军竟比种田还划算。
其实韩桢开的都是基本条件,因为想要练出一支具备战力的军队,一日三顿干饭和肉食是必备的,否则根本无法维持高强度的训练。
只能说全靠同行衬托。
北宋初期士兵的待遇还不错,以禁军为例,上等禁军月俸千文,中等禁军七百文,下等五百文。
除了月俸,另有多项福利,比如月粮、春冬衣、特支钱、雪寒钱、柴炭钱、银鞋钱等等。
并且,北宋是募兵制,一人入伍全家都会转入军籍,这个时候还会额外发放一笔利物钱,也就是所谓的安置费,大约在5-10贯之间。
到了仁宗和英宗时期,就不行了。
由于财政紧缺,导致军人待遇一减再减。
如今徽宗执政,彻底跌落谷底,就不说烂到根的厢军了,哪怕是秦凤路上的西军,士兵每日也只能吃七分饱。
至于兵饷……
只有在战事将起的时候,才会象征性的补发一个月兵饷,以此鼓舞士气。
难道朝廷不知道,军人待遇低,会影响战力吗?
朝廷百官当然知道。
但问题在于,没钱啊!
东京城的繁华,给了许多人一种大宋富足的错觉。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北宋每年上贡给西夏和辽国的岁币,几乎就占了全年税收的20%。
北宋之所以无法普及银子作为交易货币,就是因为国内大部分白银都要上贡给西夏和辽国,剩下的白银也都被官员富商收藏在家中。
靖康之耻时,金人狮子大开口,索要两千万两白银。
结果宋徽宗搜遍整个东京城,甚至连乞丐都没放过,也才凑了一百八十万两白银。
就在今年五月,宋金联手攻辽。
宋徽宗命童贯为宣抚使,种师道为都统制,率领15万西军北伐。
结果被金人杀得节节败退的辽军,却把北宋最强战力西军打的哭爹喊娘,丢盔弃甲。
无奈之下,宋徽宗只得遣人与金人商议,想要花钱买回燕云十六州。
好在完颜阿骨打还算讲信用,答应卖了燕云六州之地,不过代价是一年一百万贯租赁费。
就这一百万贯,整个朝廷都拿不出来,还是靠的临时征收苛捐杂税,才勉强凑够。
这幅德行,还哪来的钱提高军人待遇?
小说《占山为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