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作者“王动”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4-25 03:3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高质量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作者“王动”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时近傍晚,王家宅院内飘出饭菜的香味。
从前院到后院一共摆了三桌,分别是那些忙活的泥水瓦匠,帮柴的左邻右舍们各坐一桌。
王动与母亲妻子还有韩朝几人坐在厅堂内。
大桶的米饭,席中还有肉,有酒,各人都是吃得非常香甜。
那些忙工的泥水瓦匠可以有一些工钱,帮柴的邻居们只有一些吃的了。
不过人人都是满足,个个吃得狼吞虎咽的,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饭菜了。
钟氏出去劝了几次酒,她来回高声道:“大家吃好喝好,吃好喝好啊。”
王动也出去敬了一趟酒,见王动出来,所有的人都是站了起来,连称不敢当。
韩朝使了个眼色,与高史银四人也是跟在王动身后敬酒,更是让乡邻们不安。
这几个军爷个个人高马大的,给人压迫力太大了。
特别是那个高史银,满脸的横肉,眼中总是凶光四射,不象是好人的样子,怎么能让人不畏惧不安?
真不知道王总旗从哪儿找来这么个彪悍的手下。
钟氏也是含笑看着尾随儿子身后的几个大汉,这几个人都不是好相与的样子,却人人都是听儿子的,心中也是颇感自豪。
王动也让谢秀娘随自己去敬了一趟酒,谢秀娘跟在王动身后,手上拿个酒壶,神情有些紧张。
她跟在王动身后,就象个乖巧的小媳妇,席中有人开玩笑,问她什么时候与总旗大人完婚。
谢秀娘只是红着脸看自己鞋面,王动大方笑道:“快了快了,明年吧,明年,到时各位乡邻可都要来喝喜酒啊。”
众人都是一连声的答应,连称总旗大人大喜之时,他们肯定都要到场的。
谢秀娘红着脸与王动回到厅堂。
钟氏也是乐呵呵地看了儿子儿媳一眼,心下叹了口气
自家这媳妇将养了一个月,虽然脸色会好看些,不过身子还是太瘦小,还得再养得白胖些才是。
席中齐天良与钟氏谈得很是投机,二人讨论起买田置地的心得。
齐天良有了一笔钱后,便一直在幻想良田宅院,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满生活,这些时间他也走了舜乡堡,董家庄的许多地方。
钟氏的梦想也是将祖上的良田赎回来,然后再买些田地,一代一代的传给子孙,家宅大兴,那样她就没有遗憾了。
二人可说是很有共同语言,相谈甚欢。
王动在旁微笑地听着,拥有自己的良田土地,可说是所有中国农民的梦想,这是不分古今的。
而将祖上的田土赎回来,最后再买些良田传家,这也是王动所考虑过的。
眼下保安州的地价己是比往年低了很多,而且到时自己升为总旗后,说不定也会有一些职田分下来。
有了这些土地后,以后母亲与小妻就可以靠收租过日,省去了整日辛劳。
她们辛苦了一辈子,是该享享福了。
当然,这只是王动的打算之一,如果他是大明人,只会选择这条路。
不过来自后世的他,他心内还有几种盘算,这都是要升职以后才开始实行的事了。
……
吃过晚饭后,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客人们,钟氏收拾房间给韩朝等人歇息
王家的宅院是个两进的四合院,虽然破败,但是空房甚多,安置韩朝几人并不是问题。
安排好客人后,王动与母亲及小妻在屋内说话。
谈到王动升为总旗,钟氏又是流泪,她叹息道:“如果你父亲还在,看到你现在有出息的样子,不知会多么高兴。”
王动安慰了母亲几句,又谈起了明日带谢秀娘去董家庄赴宴的事。
谢秀娘有些不安,只是怕丢了王动的脸面。
王动安慰她道:“我有什么脸面好丢的,那管队夫人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你平日怎样,对着她便怎么样好了。”
谢秀娘还是有些踟蹰,反倒是钟氏颇有大家风范,交待谢秀娘明日该如何如何。
看谢秀娘身上只有一些银簪子和银耳环等饰物,想了想,又将当年婆婆传给她的全套金首饰拿出来,郑重地交给了谢秀娘。
保安州当地妇女都有佩戴首饰的习惯,不论是穷还是富。
当然富裕人家佩戴的是金首饰,穷些的人家只有佩戴银首饰了。
不过无论人家多穷,家中的女人们最少都会有几个银手钏与银戒指。
越穷的人家越怕别人瞧不起,哪怕戴个银首饰,心下也会安慰些。
而且钟氏将传家的金首饰交给谢秀娘,还另有一种不同的意思。
看着王动的身份地位一天天改变,谢秀娘小小的心里其实一直有种担心,
王动哥哥发达后会不会嫌弃自己另娶她人,毕竟这种童养媳,男子成人后另娶的也很多。
眼下看到婆婆将传家首饰交给了自己,谢秀娘彻底放下心来。
这代表婆婆己经彻底接纳自己,王动对母亲一向孝顺,有了婆婆的支持,便不怕将来发生这种事情了。
谢秀娘内心满是喜悦,她戴上金首饰,喜滋滋地对铜境左照右照。
钟氏则在旁给她参考意见,两人又商议明日该穿什么新衣裳。
王动先去睡了,钟氏一直与谢秀娘商议到了深夜。
当晚谢秀娘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总睡不着,心内一直在想明日见到管队夫人该说什么话,该有什么样的礼仪举止才得体,才不会给王动哥哥丢脸。
可怜她从小到大,就没见过什么大人物,也没学什么礼仪举止,又不识字。
怕到时管队夫人问起什么,自己回答不上来怎么办?
如果自己失礼了王动哥哥不高兴了怎么办?
虽有钟氏传授了她一大套秘诀,她的心下还是忐忑不安。
想了半夜,又想起明日跟王动哥哥出庄去后,庄人见了会怎么想。
想到这里,她脸上有些红红的。
……
第二天一大早,谢秀娘就起来了,她打扮整齐,便美滋滋地去做饭。
众人吃早饭时,看谢秀娘打扮一新的样子,韩仲大叫一声:“嫂子这身打扮真象个新娘子。”
谢秀娘又羞又喜,只是偷眼看着王动,眼中满是期盼,似乎想让王动夸她一下。
钟氏对谢秀娘的打扮也很满意,不过在王动看来,她瘦小的身上穿个花衣裳,衣服新是新,却怎么也没那个气质。
面上他微笑道:“不错不错,这衣裳首饰都很好看。”
谢秀娘这才欢喜地放下心来。
吃过早饭,临时前,钟氏也是忘不了传授王动一些心得,等会见了管队大人应该怎么样,千万不可失了礼数等,王动还能说什么?只得唯唯诺诺的点头。
几人牵出马来,几匹马昨晚己在后院中喂养过,精神着呢。
众人出了大门,王动上了马,谢秀娘看着王动,不知道该如何办。
王动伸出手对她笑道:“来,秀娘,坐到我的身后来。”
谢秀娘被王动拉上马,依王动所言抱住他的腰,她心跳得厉害,举止间有些僵硬。
韩仲怪叫了几声,王动瞪了他一眼:“臭小子你笑什么,看看你自己,也该找个媳妇儿了。”
众人都是笑起来,齐天良也是在旁边道:“不错不错,韩哥儿,要不要让你嫂子为你找个婆娘,你家嫂子最热衷这个事了。”
韩仲连连罢手道:“我才不要呢,我现在多快活,找个婆姨纯是烦事。”
众人笑着策马而去,钟氏靠着门,看着儿子的身影慢慢消失,脸上浮起了满足的笑容。
……
一路而去,街旁巷尾上满是向王动打招呼的人们,“王总旗早啊!”的声音接连响起,显是庄内人们己是知道王动高升为总旗官的事,众人脸上笑容都是恭敬。
不过在见到王动身后的谢秀娘时,很多人脸上都是露出惊讶的神情,在王动几人过去后,身后是响起了一片吃惊的议论声。
各色目光中,王动等人昂然策马而出。
出了庄,前面就是广阔平坦的大地,王动心头豪情涌起,他叫道:“秀娘,坐稳了。”
大喝一声:“驾!”
立时健马如风驰电掣般而去。
韩仲等人也是欢呼大叫,各人策动马匹,紧紧跟随其后,激起了一片的烟尘。
谢秀娘紧紧地抱住王动结实粗壮的腰,她闭上眼睛,小小的心里满是满足,只盼永远这样下去。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天下午,王动决定领兵前往董家庄。
此次王动决定领两队兵出战,再带上四门鸟铳,余下的一队兵便留下来防守屯堡。方家沟遭遇匪难的事给他提醒,就算后金军没入寇,大明各地也一样不太平,小心驶得万年船。
王动领兵出战,他身旁的几人,韩朝兄弟自然是要前往,高史银也一同前去,还有齐天良也领着他的辎重队一同前往。堡内留守的人便是杨通了,这让他很失望。
王动身边的几个老人中,只有他没有与王动出生入死过。杨通也觉得王动平日对自己没有对韩朝等人那么知心,他一直想找个机会表现自己,本来这次剿匪是争取好好表现的时候,遗憾这次时机又要错过了。不过表面上,杨通当然是胸脯拍得震天响,只让王动安心领兵出战,这屯堡的安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好了。
人手安排就这样决定,此次出战不知要在外面待上几天,到了董家庄后也不知道管队官张贵会调拨给自己多少粮米,所以王动决定自己准备点。一个壮兵在外作战,一人一天要吃米一升多,两队兵二十多人一天便是二十多升,加上几匹马的粮食草料等,王动决定带五天的粮食出去,约是两石多米。
靖边堡内现在没有骡马,这些粮米,自然只有让辎重队那些人背了,他们还要挑锅碗帐篷等,那几顶帐篷是王动等人从后金军那边缴获来的,这次正好派上用场。辎重队这些人要挑担一路随军步行,当然颇为辛苦,王动想着以后还要为他们配些马骡车辆等,就希望此战能有收获了。
除了辎重队外,两队战兵自然要带上他们的武器,为了减少伤亡,王动决定将库房内缴获自后金军的那批盔甲取出来用。
其实后金军的盔甲与大明盔甲差不了多少,他们很多盔甲服饰样式都是来自大明,所差的就是后金军头上所戴盔尖很高,王动吩咐李茂森对这些盔甲略一修饰,将那些高高的避雷针砍了,如此这些盔甲便与大明盔甲无二。
盔甲分配中,王动自己肯定是要身披铁甲的,就是那副后金白甲的银白铁甲,这副铁甲打制精良,甲叶厚实,全甲约重四十余斤,可以有效地防守全身。此时铁甲靠肩处原来被王动射破的那片甲叶早己更换过,又是一副完好的铁甲,这就是鳞甲的优势。
此外韩朝、韩仲,齐天良三人也是各自拥有一副铁甲,至于高史银,那日在战后,他也挑选了马匹盔甲,此次剿匪他自然也是带来。
在两队战兵中,内有四个刀盾兵,除了盾牌砍刀外,王动也给他们每人配上一副铁甲,余者鸟铳兵与长枪兵,王动视他们悍勇情况各分一副的绵甲与皮甲。不过王动手上盔甲有限,两队战兵大部分人都无盔甲可配,更不要说那几个辎兵了。
按大明军队的规矩,士兵出外作战需要拨开拨银,行军粮等,不过靖边堡这些军户出战是为了屯堡的生存,为了自己家口妻小能活下去,杀敌是他们本份,人人都要拼命,自然不可能会有人来跟王动谈开拨银什么的。
……
王动领着两队兵出发时,堡内所有的军户都来送别,众人神情都是不舍,有些妇女与老人还抺着泪,此次一去,家里的男人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来,不过她们流泪只是在背后,面上她们都是鼓励自己的丈夫与儿子好好杀敌,跟着王大人剿匪立功。
那些军户都是不耐烦地答应着,相比她们,出战的年轻人个个高兴,苦练了多日,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
告别靖边堡各人,众人列成两队出堡而去,齐天良的辎重队则是背米挑担紧跟在众人身后。
王动与韩朝兄弟,还有高史银、齐天良五人拥有马匹,而且战马匹匹还剽肥体壮,自然是让手下那些军户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不过各人也知道王动等人的马都是夺自鞑子,如果自己也有王大人他们的勇力,也一样可以拥有这么好的马。
只是为了节省马力,王动几人还是与各军户一起步行,不过各人可以将自己的盔甲放在马上驮运。余者的两队兵,他们有分配到盔甲的,都是将甲胄打包背在身上步行。
天寒地冻,路上少见行人,寒风不时呼啸而过,让四周的旷野更见萧条。
众人往董家庄一路而去,一路上,众人都是安静地走着,队伍井然有序,经过一个多月的苦练,至少在行军队列上,这两队兵己经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韩仲与高史银二人还兼作探马,不时骑马前去查看周边的动静,不过都是回来报告,四周毫无动静。
一路无事,很快众人过了结冰的董房河。
从靖边堡到董家庄堡不过十里路,众人走了半个多时辰,很快便到了董家庄外。
……
向守堡军士通报后,听闻王动领着两队兵前来助战剿匪,张贵很是高兴,他亲自领一些人出来迎接王动。
当张贵看到王动等人时,不由呆了一呆,此次王动领了三十余人前来,虽个个衣裳破烂,不过人人都是精神,特别是其中两队兵,青一色的青壮,神情举止中颇有彪悍的味道。
张贵吃惊,他带兵多年,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张贵知道王动最近招了几十户军民屯堡,不过他什么时候训练出这两队精悍的兵丁出来了?那彪悍的样子,是连自己堡内很多军士都没有的。
张贵打量那两队兵丁青壮,他们中,有着四人拿着大刀盾牌,有四人拿着鸟铳,余者各人都是拿着长枪。有些人身上还背着包裹,难道里面装的是盔甲?
张贵知道王动曾缴获过一批后金盔甲,此次剿匪他便拿出来用,还真是舍得下本钱。还有那几门鸟铳,也是让张贵好奇,不知道王动从哪搞出来的鸟铳,就不怕伤到自己军卒?
不说张贵吃惊,张贵身旁的张堂功与洪丘也是同样吃惊,那两队兵的样子他们当然看得出来。他们也是知道王动屯堡情况的,这才多久,王动手下的军户就有这种效果,这王动能力很不一般啊。
王动自然看到张贵身旁围着一些人,除了张堂功与洪丘,他身旁还有一个神色阴沉,消瘦面颊的中年军官引起他的注意。
王动无暇多看,他上前向张贵行礼参拜,大声道:“卑职领管队大人之令,现率精兵二十前来向大人复命!”
张贵高兴地道:“老弟你来得好啊,有了你,老哥可说是如虎添翼啊。”
他哈哈大笑起来,他身后的张堂功与洪丘也是一样大笑,只有他身旁那个阴沉的中年军官眼中闪过不悦的神情。
张贵笑了一会,他道:“对了老弟,哥哥来给你引见一下堡内几位同僚!”
他一一为王动介绍,他的家丁队头张堂功,还有堡内管粮草辎重的洪丘王动是认识的。此外张贵还有一个直领的甲长叫郑安治的,也是介绍王动认识。
随后张贵介绍到那个神情阴沉的中年军官,原来这人是董家庄的贴队官肖大新,年在三十六、七岁,试百户。
大明宣镇一般每队有五十人,分为管队官与贴队官,各领一半人左右,这肖大新就是董家庄的贴队官,手下有一个直领的甲长钟圆。
听闻张贵介绍,王动忙抱拳施礼道:“王动见过贴队大人!”
肖大新脸色深沉,他道:“早听说过王甲长的大名,还真是后生可畏啊!”
王动觉得这肖大新对他似乎有些冷淡,想想自己并没在什么地方得罪他,那钟圆也是同样神情冷淡地向王动拱了拱手,说了句久仰就不言语了。
张贵见场面有点冷场,他笑道:“刚才我正与堡内几个同僚在商议剿匪之事,王兄弟你来得正好,你杀敌厉害,正好来给我们出出主意。”
众人进了堡,张贵吩咐洪丘先将王动的人马安排到营房中先休息,一定要好饭好菜让他们吃饱。然后他带着王动等人来到官厅内,厅的正中摆着一张大桌,桌上摆着一张颇大的地图,便是西山的山势地形图。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