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晓王屿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阅读从地摊开始的赌石人生》,由网络作家“紫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从地摊开始的赌石人生》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吴晓王屿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紫蓝”创作的主要内容有:视线落到王屿跟吴晓的身上,“有忌口没?”看两个人摇头,他也不再客套,“那就这么说定了。你们在这看好门,我去去就回。”说完跨上门口的电动车,风风火火窜没影了。“杜远,你这哥们切石头是不是特别牛13?”吴晓又来了精神头。“何以见得?”杜远照旧吸着烟,连眼皮都没动一下。“一般人,谁敢自封神仙刀......
《文章精选阅读从地摊开始的赌石人生》精彩片段
“你还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
吴晓又嚷了起来。
“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杜远跟他打趣道。
“有了你,油切机都不用加油了。”
吴晓恶寒。
听吴晓说到这里,杜远一下正经起来,“既然要出成品,那我现在就去工厂用切机把片先放出来。你们要不要一起?”
王屿点点头,“一起去看看。”
一行三人,分骑两辆电动车,一前一后向外驶去。
杜远在前面领路,从小院出发,顺着护城河走了约莫十分钟,在转过一个拐角之后,王屿就看到了一家牌面招摇无比的加工厂。
葱翠欲滴的绿色招牌底子上,三个鲜红的大字直逼人眼底——“神仙刀”。
“这名字,可以啊。”
吴晓笑出了声。
王屿也是会心一笑。
赌石这个行业,虽然离不开深厚的专业知识做基础,可是,那种让无数行业人走眼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做这行的,有几个不讲究禁忌的?又有几个不愿意沾几分喜气?
除了能说是大自然孕育出来的神奇,永远不会被人力完全揣测外,再也就是那无法为外人道也的玄学概率了。
在三人将料子搬进店里后,从后面走出来一个高大的男人。
看到杜远以后点了点头,“今天封的?”
边说边从口袋里摸出一盒香烟,朝三人散去。
杜远伸手接过,“嗯。来你这放成片料。”
顿了一下,他对王屿两人介绍道:“这是周振,老伙计了。自己人不用见外。”
“吴晓,王屿。”吴晓依言接过周振递来的香烟,将自己跟王屿的大名报了出来。
王屿也接了周振递来的烟,放在鼻端深深嗅了一会,就夹到了耳朵上,旁观面前三个烟囱开始吞云吐雾。
周振吸着烟,来到料子前摆弄了一会,“莫湾基啊,上油切,待会自己上手吧。好久没来了,中午想吃点什么?我去买菜。”
“随便。”
杜远在周振这里看上去很是放松。
瘫在藤编沙发上,像只没睡醒的猫。
周振的视线落到王屿跟吴晓的身上,“有忌口没?”
看两个人摇头,他也不再客套,“那就这么说定了。你们在这看好门,我去去就回。”
说完跨上门口的电动车,风风火火窜没影了。
“杜远,你这哥们切石头是不是特别牛13?”
吴晓又来了精神头。
“何以见得?”
杜远照旧吸着烟,连眼皮都没动一下。
“一般人,谁敢自封神仙刀啊。”
吴晓一脸理所当然。
“还真让你蒙……错了。”
杜远的烟这会已经抽完了,他伸手将烟蒂弹飞,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干活了。”
弯腰抱起小半边的料子,杜远来到油切机前。
王屿见状,也跟了过去。
跟杜远一起将料子在切机上固定好,杜远反复调试着料子的角度,最终他将切机盖上盖子,按下了启动键。
切机的轰鸣声夹杂着刀片跟石头摩擦的嘈杂声,在室内响个不停。
“第一次解石?”
杜远问王屿。
王屿点点头。
“你怎么忍住的?”
杜远这下真的好奇起来。
“到现在没碰过全蒙头的料子。就是怕自己忍不住。”
王屿的回答倒也坦率。
“擦窗的料子,就能忍得住?”杜远继续追问。
王屿再次点头。
他明白杜远为什么会这么问自己。
见猎心喜是每一个原石买卖人的通病。
一块料子,只要有一点钻研不透的地方,就很难不让人心痒难耐。
那种时候,什么赚钱、什么风险,全都是过眼云烟。不把它切个清楚明白,这事就不算完。
“你的乐趣少了一大半。”杜远调侃道。
王屿跟着笑了起来。
杜远这句话他是发自内心的赞同。
他不是不想过这个手瘾,只是他还不能放纵自己的好奇心。
稳扎稳打才是现阶段他该走的路。
欲望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很容易回不了头。
王屿刚想到这,就听杜远叹了口气,“不过,最大的风险也是百分百规避了。”
边城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彻底梦碎的地方。
能从这里得到什么,完全因人而异。
淹死的通常都是会水的。
王屿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
早几年前他就明白,自己不是幸运儿。
“想不想小试一下身手?”
杜远很快就收起了自己的落寞,继续一副没正形的模样。
王屿正打算开口,吴晓就摸了过来,“杜远,你认识的人多,有没有手工雕刻人物厉害点的师傅?”
杜远短暂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有。你想要多厉害的?”
吴晓赶忙摆了摆手,“太贵的工可是不敢用,还不够工费的。费用在一千左右的那种就足够了。”
杜远被他说的云里雾里,“你到底想雕什么?”
“就我一个客户,非要个跟王屿同款的手玩件。今天给他物色了一块料子。我这不想着赶紧给他做好了,我好收钱吗。”吴晓贼兮兮的笑着。
“那直接问王屿用的哪个师傅的工,不就结了。”杜远翻了个白眼,“找我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吴晓撇嘴,“我要是能找着,我还用到处去打听了吗?我这就是找不着啊。人家雕刻的营生不做了,王屿说那人去皈依了。”
杜远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他转头对着王屿道:“什么题材的手玩件让人这么念念不忘?给我瞅瞅,我看看认识的师傅里有没有适合的工。”
王屿的手微微一顿,却也没有犹豫许久,从裤子口袋里摸出那个手玩件,递到了杜远的手心里。
“嚯……这工艺的确够可以的。多少钱的工费?”
上眼一看,杜远就不住点头。
“一千。”
“可以可以,这个价位物超所值。这造型配这个随形选的好、选的妙啊。这题材是你选的,还是雕刻师傅给你设计的?”
“师傅选的。”王屿实话实说。
杜远没再说话,认真研究起手上的把件来。
这是一块不规则的石头,整体呈长椭圆状,立体有一定厚度,上圆下尖。
下方尖角两侧各有几处不规则的小凸角。整体长度约莫在十公分上下。
吴晓眼睁睁看着王屿跟个神棍一样,着急的不行。
使着眼色想让杜远再劝劝。
杜远却一副看不出来的没事人模样。
这下子吴晓也没没辙了,只希望没有王屿看得上眼的,赶紧看完赶紧结束。
眼瞅着王屿的手一个一个摸完,只剩最后一块就可以结束战斗的时候,王屿的手就跟专门和他作对似的,在那块料子上停住了。
这是一块皮壳隐约泛着红味的料子,呈长条状,看上去大约有三分之一个足球大小。
好好观察能看到皮壳的底色是黄色的,只是上面的红砂将颜色衬成了黄红色,皮壳的凹凸有那么一丁点儿杨梅皮的视觉感受。
王屿仔细端详了一会,心下便了然了。
这是一块百山桥场口的街堆角蒙头。
刚才他摸到这块料子的时候,手玩件有一丝热力传递出来。
虽然不是很明显,王屿却感受的分明。
这个料子的表现说不上多好,有趣的地方在于皮壳上分布的黑藓。
这一行众所周知,藓跟绿是共生的。因此业内有句俗话,叫做“藓下出高绿”。
只是这黑藓……
王屿抬头看着老缅,开口问道:“这块什么价?”
“五万!”骠国男人很快回答。
“你干脆去抢得了。”吴晓没好气的插嘴道。
王屿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有心思讨价还价,然后给出了一口价,“四百。合适留下,不合适就带走。”
骠国男人想了一会,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王屿也不啰嗦,从口袋里摸出四张百元大钞递了过去。
骠国男人接过钱,将石头快速塞进背包,丢下一句“老板多多赚”,就风也似的消失在了黑夜里。
速度之快,让还没有看过料子的杜远毫无悬念的意识到,王屿十有八九是买到人工造假的料子了。
他叹了口气,走到王旁边,拿过那块石头打灯看了起来,“黑藓是人工做出来,502粘上去的。手艺还算不错,要不是我看他跑得那么快,心里有思想准备,没准跟你一样打眼了。”
最后那句话说的,不知道是发自内心的还是为了安慰王屿。
吴晓觉得,这是一个让王屿记住教训的大好机会。
他立刻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对王屿说道:“虽然我们今天的战绩确实牛逼上天了,但是我们不能这样放纵自己的欲望。有道是,翠海无涯。我们还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面对每一块料子赋予我们的考验。这四百块钱也不算多,就当是买个教训……”
“我知道。”
吴晓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王屿说出来的这三个字给打断了。
“你知道什么?”吴晓下意识的问道。
“我知道这个料子的黑藓是做出来加上去的。”王屿轻轻笑了。
吴晓觉得,王屿这人也太死要面子了。
虽然打眼这种事的确不是什么光荣事迹,可是错了就是错了对吧?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及时的改正自己不是吗?
但是杜远显然是相信了王屿的说法,他有些奇怪的问道:“既然看出来皮壳做假,那为什么还要买下它?”
王屿拿过杜远手中的料子,指着料子道:“百山桥的红岩砂,砂粒虽然粗大了一些,但是好在大小相对比较统一,种够老。”
杜远点点头,这是这个料子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而且是原石特征,不存在人为造假。
王屿又翻转了一下料子整体,然后继续道:“皮壳上没有明显的纹裂瑕疵,里面玉肉的完美度相对也应该不错。没准里面还能取出来几条镯子。”
王屿说的这点杜远也承认。
吴晓忍不住开口了,“你说的这些外观特征,我们也都能看出来。但是你连灯都不打一个就这么判断,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杜远好歹还用电筒看了看内部表现呢,王屿刚才买料子可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的。
他可自始至终就没看见他拿过电筒。
王屿心里暗道大意。
演戏要演全套这这句金玉良言,看样子以后还是要记牢一些才好。
他轻咳一声掩饰了一下自己的尴尬,说道:“价格不高,难免有些托大了。以后一定注意。”
这么一来,吴晓也不好再说什么。
杜远自觉地走到切机前,“反正料子也不大,一刀切出来亲眼看看不就知道了。”
这话正合王屿的心意。他赶忙拿着石头走过去,跟杜远商量起来该从哪里下刀。
不管是什么价位的料子,只要到他们手里,都尽力做到物尽其用。务必让每块料子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等到两个人商量妥当,将料子固定好,机器再次发出了巨大的摩擦声。
周振跟吴晓两个人瘫在藤编沙发上,看着他们王屿跟杜远在切机前忙活。
吴晓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已经十二点半了,“我饿了。”
如果不是这个小插曲,他这会应该还在烧烤摊上快乐的吃着宵夜。
“团结大沟那里有一家做的海鲜,特别好吃……”周振吞了口口水。
“你要是早点决定去那吃,也就不会有后面这事了。”吴晓不由得怨声载道。
“唉。”两个人重重的叹息声。
以至于就连王屿跟杜远切好了料子,都没心思凑上去。
“估计有一公斤半左右,两条镯子问题不大。”是杜远的声音。
吴晓的耳朵支棱了一下,他听到了什么?镯子?两条镯子?他不是听错了吧?
带着疑惑,吴晓看向两人的位置。
“唔……糯种。”王屿打着电筒一点一点观察着料子里面的情形,边看边说:“糯种,飘花,花活不死,很灵动,可惜种只到糯。”
“四百块钱,换回俩镯子,还要什么自行车。现在市场上糯种的飘花镯子,应该怎么也不低于四位数一条吧?”杜远有些不确定的开口。
“糯种飘花镯子,完美度高的话,常规圈口市场上差不多在一千五到两千之间。”周振的声音传来。
做加工这一行,常跟做成品的货主们打交道,周振对于成品市场的行情多少也是有一点了解的。
虽然没有那些摊主们精确,但是给出一个大概的价格范围还是能做到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