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茉陆长征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书籍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由网络作家“言蹊云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苏茉陆长征,文章原创作者为“言蹊云浅”,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放着我这文工团的台柱子不要,竟看上一个下乡的知青。”柳萍有些无法接受。柳萍声音挺大,在这不怎么隔音的筒子楼里,左邻右舍已经有人开始留意了。“柳萍,注意你的态度,职务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知青下乡也是为社会主义做贡献。”柳广英立刻把话圆回来,免得被有心人利用。柳萍还是有些不能接受,着急的走过去抓住柳广英的手。“姑,那知青什么背景?......
《畅销书籍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精彩片段
“不可能,我回来的时候还跟别人打听了,陆长征根本没对象。”柳萍激动的站了起来。
“回来后才找的。陆长征回来那天,救了他们大队一个落水的知青,结果两人就看对眼了,直接处上了对象。”
“陆长征这是有什么毛病,放着我这文工团的台柱子不要,竟看上一个下乡的知青。”柳萍有些无法接受。
柳萍声音挺大,在这不怎么隔音的筒子楼里,左邻右舍已经有人开始留意了。
“柳萍,注意你的态度,职务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知青下乡也是为社会主义做贡献。”柳广英立刻把话圆回来,免得被有心人利用。
柳萍还是有些不能接受,着急的走过去抓住柳广英的手。
“姑,那知青什么背景?是不是哪个高官的女儿?”
“我哪知道,我现在都还不知道那知青叫啥。”
“那你怎么知道他们初上对象了?”
柳广英指了指桌上的东西,“喏,那是人陆长征的老娘拎来我办公室,托我带过来给你们赔不是的。事情也是她亲口说的,听她的口气,过几天应该就要办喜事了。”
“怎么会这么快?”柳萍大受打击。
“他们家,本来就急着结婚。”柳广英上门谈的时候,也知道些情况的。
正是因为陆伯鸣的身体,陆家也急着结婚,所以柳广英才觉得十拿九稳。
“姑,你能帮我查查那个知青的档案吗?除非她比我强,否则我不甘心。”
“不甘心你还能咋地?要犯作风问题,去破坏人家的关系?”柳广英没好气的道。
“姑,你帮我查,不然我自己去他们大队问。”柳萍双拳紧握,一脸偏执。
“闺女,算了,妈给你找更好的。”柳大嫂赶紧上前劝。
他们也不是什么不讲道理的人家。
如果是谈好了,结婚前反悔,那他们可没那么容易放过。但这都还没开始相看,人又提了礼上门来赔不是,他们还真不好说什么。
“不!”
柳萍偏执的模样,把柳大嫂和柳广英都吓了一跳。一旁的柳梅看不过去,开口道。
“姐,算了,说明你们没缘分。县里优秀的同志不少,我们再相看其他的。”
“你给我闭嘴!要不是为了你,我至于这么着急忙慌的把自己嫁出去?”
柳萍冲着柳梅开喷,面色狰狞,“看我不能相看了,你是不是很高兴?”
说完,饭也不吃了,直接冲进房间,把门甩的震天响。
柳梅莫名其妙被喷,一脸郁卒。
“妈,你看我姐。”
“她心情不好,你忍一忍。”柳大嫂只能这样安慰小女儿。
只是她没想到,柳萍竟然这样喜欢陆长征。
柳大哥柳大嫂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一脸为难的看着柳广英。
柳萍从小被他们宠坏了,想做的事情就必须要做成,不然还指不定怎样闹。
那知青的档案就在红旗公社,柳广英调出来看一下也不是难事。
柳广英最终也妥协了,“行,我明天调出来看一下。”
其实,柳萍之所以这么激动,除了喜欢陆长征,最主要的是,陆长征是她最后的希望。
柳萍刚进文工团的时候,确实凭着一把好嗓子成了台柱子。但她这几年,不怎么磨练自己的唱功,渐渐被新人取代,已经被边缘化了。
而且她性子高傲,跟团里其他人关系也不怎么好。所以,今年团里的退伍名单,很可能就有她一个。
两姐妹,柳萍一向都是优秀的那个。她不敢想象,一旦她被退伍回来,家里人会怎么看她?
“不说400块,怎么地,也得给你补齐到200块才行。”
“听到了没?”
“哎,你这死丫头,别光顾着干活不说话,听到了没?”
陆桂花不耐烦听她娘说话,只能摆手道:“知道了,知道了。”
“补了彩礼,记得给一半家里,你弟弟也快要娶媳妇了。”赵九香不忘交代。
陆桂花撇了撇嘴,没再说话。
下午,苏茉又是领了三分地。
因为提亲和400块彩礼的事,苏茉明显能感觉到村民们对她的关注度大增,不时就能看到三俩婶子结队路过,指着她窃窃私语。
见她看过去,又装作没事一样走了。
苏茉也是无语。
怪不得说这个时代的流言能逼死人,这个样子一两天的还能接受,要是时间久了,还真受不了。
她这还不是坏事,若那些遇到不好的事的,被人这样指指点点几天,承受能力差的,估计还真会寻短见。
陆长征下午先去公社邮局打了电话,没得到确切回复,只能先回大队,傍晚再去打电话去催催。
陆长征先帮他老娘挑了一次花生后,才去找的苏茉。
到了地里,发现他媳妇又在吭哧吭哧的拔花生,都不带偷懒一下的。陆长征赶紧过去帮忙拔,好让他媳妇早点回去休息。
“哎,不用你拔,你帮我挑就行。”苏茉赶紧阻止,可别把她的能量拔走了。
“等拔差不多了我再挑,不过几趟的事。”
“我这地好拔,不费什么事。你先挑吧,我这挑一趟,婶子那边挑一趟,轮着来。”
“不用,我先和你一起拔,完了你好早点回去休息。”
“你不怕别人说你有了媳妇忘了娘啊?”苏茉笑道。
“我忘没忘,我娘自己知道。”陆长征并不在乎别人说啥。
“你帮我拔完了,我也还不能回去,得帮别的知青拔。她们之前帮助过我,我不好到自己早做完了,就先回去。”
陆长征:……
“那行,我先挑吧。”陆长征默默放下花生秧,改挑花生去了。
苏茉拔完,又去帮马小娟拔,等弄完,时间也差不多6点了。苏茉让马小娟去帮陈兰,自己则回去做饭。
******
陆桂花回到家后,就开始在厨房摔锅打碗,到处弄的乒乒乓乓,各种心气不顺,把俩儿子骂的直哭。
李月娥听的不耐烦,直接从屋里出来,道:“你有什么不满的?直接说出来,别在那里指桑骂槐的。”
陆桂花瞬间又不敢出声了。
“怎么不说?现在给你机会,有什么不满的,赶紧说出来,说不定我还能给你解决。过了今天,可就没这么好说了。”
“娘、娘你太偏心了。”陆桂花说的怯声怯气的。
“哦?怎么偏心?因为我给了老三家的400块彩礼,你只有50块?”
“老三家的有400块,那是因为老三私下里又给了我200块,让我一起给的。你要想要,也找你男人补去。”
“那、那家里不还出了200块,娘你也该一碗水端平。”
“一碗水端平?”李月娥气笑了。
“老三当兵七年,除了前两年每月寄5块钱,后面五年,每月都寄20块钱。不说他时不时从部队寄回来的吃穿用,光是钱,他这七年,就寄了1320块钱。”
“老三这些年,没吃喝家里一点东西,如果我真要一碗水端平,那可就不止给两百,起码得给个五六百才行。”
“不还给三叔建了房子嘛,那屋子可比我们的气派多了。”陆桂花小声反驳。
“他的屋子气派,那是因为他单独另寄了钱,家里给他盖房子的钱,跟你们两家的是一样的。”李月娥简直气疯了,“你想要气派,自个儿花钱弄去。别一点贡献都不给家里做,就尽想着美事。”
心里隐隐都期待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请整个大队,现在也没个准信。
傍晚,马小娟下工回来,看见苏茉铺盖上放着的两床被褥两眼放光。
马小娟上手摸了摸,挺松软舒适的,这棉胎做的可真好。
“苏茉,这真是公社作坊做的?还不要票?”马小娟问,心里已经打起了主意了。
天知道城里棉胎票有多难搞,只有结婚的时候,才会补助这么一床。平时都是自己买棉花做的,但自己用棉花做的被子,跟有手艺的师傅打的棉胎差别可大了,睡久了变硬不说,还老是跑棉。
她家兄妹几人,盖的棉被几乎都是她妈手工做的,就她妈那手艺,真是不方便说。差不多每年都得拆出来重做,麻烦得不行。
如果这里可以做棉胎,那她可得多做几床,邮回家去。
“是,不要票,只收棉花钱和手工费,一斤棉花一块一毛五。7斤的被子,手工费1.5元;3斤的褥子,手工费1块钱。”苏茉点头。
马小娟兴奋的差点蹦起来。
她家那边的黑市,棉花最少都是1.8元往上的,产量少的年份,两三块钱一斤都有过。她记得她那个时候刚上初中,她妈本想给她做一身新棉衣裤的,结果棉花太贵,只给做了一条棉裤。
“你确定我们知青也可以做,不是因为你要嫁入大队了,才给你做的?”马小娟又问一遍。
这年头,公社的集体经济,许多便利都只有本社的社员才可以享受。
“当时齐主任说,知青来红旗公社下乡,就也是公社的一份子。那知青应该就是可以做的。”苏茉也不敢说死。
“你可以去问问,那作坊就在公社供销社不远,门口挂了个红旗公社集体作坊的牌子,很容易找。我看里面还有木匠铺那些,你到时候要做柜子,估计也是去那里。”
他们刚来的时候,马建民也说过公社有做柜子凳子的地方,估计就是那里了。
“你说,我要是做几床被褥寄回家去,成不成?”马小娟靠过来,小声的说。
“这我也不清楚。不过不拿去卖,寄给自己家人用,应该是可以的。”苏茉思索,从齐主任的言谈举止看,有创收的机会,他应该不会拒绝。
“或者你秋收结束后,也试着去定做两床,然后说要寄一床回家。你看齐主任给不给你做,如果给做,就没问题。”
“不过你也不要一次性做那么多,今年先做两床,剩下的明年再做。”免得被人找事给举报了,这年头见不得别人好的,大有人在。
“行。”马小娟点头,“想不到公社还有这样的好事。我之前就听说有知青,在大队买粮寄回家的,没想到,到我这还来个做棉被寄回家的。”
马小娟有些兴奋,这红旗公社还真是来对了。
不像别的乡下那样,在大山里。这陆家村生产大队,到公社骑自行车也就二三十分钟的事,到县城骑车也就一个小时。
不像她表姐下乡的地方,说是到公社坐驴车都得两个小时,进城就更是夸张,得三四个小时。
只怕是被分到山沟沟里了。
自己还是幸运的。
*******
之后,苏茉就没再去上工,而是留在知青点缝制被套,收拾东西备嫁。
陆家村生产大队的秋收,在9月29号收完花生后,地里的活就宣布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晾晒入库的事,这些轻省的活,都是分给年纪大的婶子大叔们干的。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吃完饭,两人便去照相馆照相。
这个时候照相,用的相机都是海鸥牌的,有135和120两种型号可以选。但120的相机拍出来的画质会更好,而且画幅更宽。
杨素云自然是选最好的拍。
用120的相机,照一张是0.43元,带一张6*6cm的照片,加洗一张3毛钱,放大的话,得1块钱。
两人拍了两张合照,一张坐着,一张站着。另外还给苏茉单独拍了一张,三张杨素云都加洗了一张,两人的合照也各放大了一张。
拍照3张,1.29元,加洗3张,0.9元,放大2张,2元,一共花了4.19元。
三天后就可以取片。
【PS:这些价格都是参考湖南省长沙市1971年的价格,若有东北的童鞋知道当地的价格,欢迎指正。】
拍完照,两人就回了公社,准备去公社作坊那里问问做棉被的事情。
杨素云本想找陆小兰问问情况的,结果陆小兰竟然请假不在,说是跟她娘一起办事去了。
杨素云便知道是去说不相看的事了。
杨素云跟其他售货员打听了一下情况,对方见他是陆小兰亲哥,又是个军官,便很热心的带两人过去。
有熟人带着,两人很快就到了集体作坊,找到了作坊的生产主任。
这个作坊有点类似后世的手工作坊,分了好几个铺,有木匠铺、铁匠铺、油坊、缝纫社、棉花社等,聚集了公社里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
作坊有工作时,这些手工艺人就来作坊上班,作坊给工人按日计工资。没工作的时候,就依旧回各生产大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农闲的时候,作坊也会按计划生产一些东西或接一些大工厂的活干。生产出来的东西,有卖给本社社员的,也有卖给收购站。
这样,既给公社创收,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购物难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部分家庭的收入,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公社的经济。
苏茉跟作坊的生产主任说了一下自己的需求后,生产主任立刻拍板说没问题。
“苏知青,你放心,今年的新棉花刚送过来,全部都给你用最新收的棉花。”生产主任笑眯眯的,只要能为公社创收,他就高兴。
“我们作坊都是二三十年的老师傅了,手艺没得说,做的棉被那是又柔软又暖和,褥子也是软硬适中,又透气又保暖,躺在上面就跟睡在云端上一样。”
苏茉:……
倒也不必这么夸张!
“我肯定是相信我们公社师傅们的手艺的。辛苦主任算一下,需要多少钱。”苏茉笑道。
“不辛苦不辛苦,为人民服务。苏知青是需要2条7斤重的双人棉被,2条3斤重的双人褥子,对吧?”
“是的。”
“2条棉被用棉14斤,2条褥子,用棉6斤,共需要棉花20斤。供销社的棉花,凭票卖一块一毛五一斤。书记说了,我们作坊就是为了改善社员生活的,在作坊定做东西,用到的棉花,本社社员不要票,只要照价就行。”
“苏知青到我们公社当知青,自然就是我们公社的一员。一斤棉花1.15元,20斤棉花,就是23元。”
“4条棉胎,7斤的手工费1.5元一条,3斤的手工费1元一条,共需要手工费5元。”
“棉花钱加手工费,一共28元。”生产主任边说,边给苏茉写条子,“3天后可以过来拿。”
苏茉给了钱,接了条子,又问:“棉服作坊可以做吗?”
生产主任一愣。
农村这边都是自己买了棉花和布料回去做的,虽然之前没有这样的业务,但也不是不能做。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红旗公社发生的一切,陆长征和苏茉并不知情。
到了县城后,两人直奔邮局。苏茉是要寄信,陆长征则去给部队打电话。
“是给家里寄信吗?”陆长征问。
“嗯,给我大伯寄,我大伯在桂省的部队。”
既然都要结婚了,苏茉也不准备瞒着陆长征家里的情况,但也不会全说。毕竟,这个男人,也只认识不过两天。
“要不要给家里拍个电报,说一下结婚的事?”
“不用,我父母跟我脱离关系了。”苏茉没有多说,但该透露的信息还是透露了。
若这个男人要反悔,也没什么关系。
“别怕,有我。”陆长征偷偷握了下苏茉的手,给她安慰。
虽然早就猜到了,但真正确认又是一回事,陆长征不禁有些心疼苏茉的遭遇。
恰好这时,县革委会的人开着车从邮局门口呼啸而过,车上还有两个五花大绑胸前挂着牌子的人。
陆长征瞬间更心疼了,他不知道未来岳父岳母什么情况,但可以想象那段时间,他媳妇有多艰难。一个从小就被如珠如宝宠着的人,一夕之间整个家都散了,自己还要到遥远的地方下乡当知青。
该有多难过!
“放心,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等风声过了,我再帮你打听情况。”陆长征小声保证。
苏茉没想到陆长征不仅没介意,还要帮她打听父母的情况,不禁朝他感激的笑了笑。
“谢谢你,陆同志。”
“你是我媳妇,你的事就是我的事。”陆长征说的坚定。
这个年代,邮寄书信,本埠是4分钱,外埠是8分钱。所以邮票面值,大部分都是4分和8分的,也有少量22分、43分、52分等面值的。大面值的邮票都是用于国际信件,22分是国际航空信的邮票。
在国内,如果距离较远,就要多贴一张8分的邮票。如从黑江省寄信到桂省,则需要贴2张8分的邮票。
22分面值的邮票
52分面值的邮票
因为以后准备给各报社投稿,苏茉直接一次性买了50张8分钱的邮票,花了4元钱。然后又在邮局买了50个信封(2分钱一个),10本信纸(一毛钱一本),2瓶墨水(0.24元一瓶),加上买邮票的钱,总共花了6.48元。
陆长征打完电话出来,见苏茉买那么多信封信纸,以为苏茉是买来以后给他写信的,愉悦的伸手拿了过来,自己提着。
县里的供销社离邮局不远,陆长征把东西挂在车把手后,两人直接推着车走了过去。
“我想买些棉花,可是我的票不够,你知道哪里有自由市场吗?”苏茉小声的问。
这次先探探底,下次自己来就知道门路了。
陆长征嘴角微微抽搐,看来他媳妇也不是个乖觉的,看她这熟门熟路的样子,估计在海市没少去黑市。只是他媳妇这样貌,去黑市实在太不安全了。
“我今天穿着军装,不太方便去那个地方,你需要多少棉花?”
陆长征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并不排斥自由市场。供销社没得卖,又赶上要用的时候,可不就得去那个地方。
苏茉算了算,报了个数:“大概要30斤吧!”
陆长征吓了一跳,他媳妇这是要干啥?她知道30斤棉花有多大吗?他今天骑的是自行车,可不是拖拉机。
“媳妇,你这是要干嘛?”
“这…那什么,结婚不是要嫁妆嘛,我想打两床被褥。”苏茉有些不好意思。
陆长征心情瞬间舒爽的不行,嘴角高高翘起,看来这桩婚事也不只是他一头热嘛,他媳妇这都开始准备嫁妆了。
“这个直接去公社定做就行。我们公社有自己的集体作坊,在里面定做,用的棉花还不需要票,按市价给钱就行。”
红旗公社有种植的棉花,每年收的棉花,都是留够了公社集体作坊用的,有多的才卖给收购站。
“这么好?”苏茉眼睛一亮,“那棉袄那些做吗?”
“这我也不清楚,我们待会儿去问问。”陆长征道,他也是前两年家里写的信上说了一嘴。
前几年新来的书记确实有两把刷子,自他来了以后,红旗公社的经济比之前可好了太多,社员们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自他来了之后,红旗公社的大队,就再没出现闹饥荒的情况。
两人聊着,便到了供销社门口。各公社都还在秋收,进城的人较少,所以供销社里人并不多。
因为是小县城,供销社并不像海市那样,按不同的类型分供销社,而是就一个大的供销社,里面分不同类型的柜台。
苏茉先到卖日用品的柜台,对售货员大姐道:“同志,你好。麻烦给我拿2个搪瓷面盆,2个搪瓷缸,2个铁壳暖水瓶,2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块香皂,一块肥皂,一卷卫生纸。”
那售货员大姐见苏茉报出一连串东西,愣了一下,随后笑道:“同志这是准备结婚了,来置办嫁妆?”
苏茉抿嘴微笑点头。
趁着这次有人搬东西,一次性买了,省的下次自己来买还得自己搬。
虽然她有空间,但这段时间她可是众大婶关注的焦点,能不用空间还是先不用。而且原主给人的印象就是身娇体弱,她若是忽然变成大力怪搬一大堆东西,大家肯定会觉得违和。
她刚才也看到了,供销社有竹筐卖,到时候竹筐一装,上面布一挡,人们也不知道她了买什么。
“这位军人同志就是你对象吧?两人都长得这么俊,真是十分般配。”大姐笑呵呵的夸道。
她最喜欢这种置办嫁妆的,买的东西多。她们虽然是铁饭碗,可是每个月也是有任务的,要是完成的差,可是要被主任批评的。
“那搪瓷面盆、搪瓷缸、暖水瓶,我都给你拿牡丹花喜字那款,那花色可鲜亮了,特别喜庆,最多人买这款。”大姐笑呵呵的向苏茉推荐。
“行,就听大姐的。”这年头东西都差不多,苏茉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大姐见苏茉听了她的推荐,也很高兴,很快就把苏茉要的东西点了出来,摆了满满一柜台,然后开始报价。
“搪瓷面盆2.53元一个,两个5.06元;搪瓷缸0.98元一个,两个1.96元;铁壳暖水瓶5.4元一个,两个10.8元;牙刷0.34元一把,两把0.68元,牙膏0.36元一支,香皂0.5元一块,肥皂0.38元一块,卫生纸0.23元一卷。”
“一共19.97元,4张工业券。”大姐笑道。
【科普:工业券是1961年底发行,购买范围较广:毛巾、毛毯、毛线、手帕、电池、轴线、铁锅、铝盆、铝饭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线手套、铁壳暖水壶、竹壳暖瓶、运动鞋,雨伞、棉胶鞋、缝衣针、缝衣线、油布雨衣、夹胶雨衣,人造棉制品,尼龙内衣裤、皮鞋、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进口刀片、各类箱包、巧克力糖块及定量之外的香烟、茶叶、白酒等。
工业券的发放,是按工资收入比例,平均每20元工资配一张券。
购买工业品的时候,大致每5元钱,需要给一张工业券。】
【PS.这些都是作者查到的资料,如有不对,欢迎大家指正。】
苏茉利落的给了钱和票,大姐开心的把东西都给苏茉装在网兜里,两个易碎的暖水瓶则单独放。
大姐把东西装好后,直接递给陆长征,笑呵呵的继续道:“同志,还有新到的床单被面,要不要也给你拿来看看?”
“行!”苏茉点头。
之前看小说,都说供销社的售货员态度很差,看这大姐,简直就是售货员中的清流啊。苏茉简直不要太满意,要是有评分的话,一定给她十分满分。
最新评论